2015-04-12 21:25:35 世界日報 編譯黃秀媛/綜合11日電
國稅局到本月15日報稅期限截止,預計可收到大約1兆4000億元個人所得稅。但是,對於許多美國納稅人,這只是他們貢獻給聯邦的稅捐的一半。而且許多窮人根本不必付一分錢的稅,甚至還可以向政府拿錢:約有3200萬人獲得賺取所得抵稅福利。
- Apr 25 Sat 2015 16:59
[美國]美3200萬人不繳稅 還能獲抵稅福利
- Apr 24 Fri 2015 17:01
[美國]窮人不需繳稅 還能向政府拿錢
2015-04-12 13:29:13 世界日報 記者黃秀媛╱即時報導
編譯黃秀媛/綜合11日電
- Apr 20 Mon 2015 02:52
新竹縣重度身心障礙婦女「人球」事件報導
50通求救電話碰壁 身障女變人球
2015-04-03 02:34:18 聯合報 記者呂筱蟬、陳俊智、林麒偉/連線報導
- Apr 19 Sun 2015 02:00
[香港]工會斥鄰舍輔導會肥上瘦下
2015-04-17 13:08
社會社福機構員工會指摘,受政府資助的慈善團體鄰舍輔導會於2月,向部分職員發放相等於1.7個月工資的工作獎金及8千元定額獎勵金,令總幹事可領到逾18萬元工作獎金,較合約福利工作員多出十多萬元,工會幹事邱智恆直指造法肥上瘦下,而機構累積一億元儲備,卻不改善2000年後入職員工的薪級表。有該會社會工作助理獲發6萬元工作獎金,但直指屬不義之財,斥造法太過商業化,「高層的獎勵金可能隨時夠供到首期!」
- Apr 18 Sat 2015 18:10
[中國]社工專業畢業生8成選擇逃離本行
- Apr 17 Fri 2015 02:27
[轉貼]草療社工許秀哖 獲頒敬業資深績優社工
2015年04月14日 18:53
楊樹煌/南投報導
- Apr 16 Thu 2015 02:25
[轉貼]社工抗高壓 僅2%沒被威脅過
2015-04-03 02:34:23 聯合報 記者張嘉芳/台北報導
民間團體調查指出,國內社工七成曾遭受言語或肢體暴力威脅;衛福部的調查更驚人,僅百分之二的社工沒被威脅過。
目前國內約兩萬名社工,衛福部昨天舉行「一○四年度社會工作專業人員表揚」,各地一百廿八位優良社工獲獎。獲得今年度社工表揚特殊貢獻獎的前台北縣社會局長楊素端表示,社工業務包山包海,從照顧老人或身心障礙者,還需安置受虐兒童、協助幽靈人口取得戶籍等,因樣態多狀況也多。
- Apr 15 Wed 2015 12:52
[美國]不諳英語 波多黎各200多人領殘障福利
2015-04-12 02:59:05 世界日報 編譯孫梁/綜合10日電
波多黎各有218人僅因為不諳英語,就領取聯邦政府的殘障福利,社安署督察長本月公布審計報告,對這項現有政策提出質疑。社安署目前規定,不會說英語的人是缺乏就業能力。
- Apr 14 Tue 2015 12:51
[轉貼]外國職業年金如何運作
- Apr 13 Mon 2015 12:47
[美國]初創公司 罕有育兒假 矽谷員工 想做父母不易
[2015-04-11]
高科技公司給員工提供了大量福利,比如乾洗、按摩和理髮等,但對有些人而言,在科技公司工作要比在其他任何地方困難很多:為人父母者。很多初創公司卻完全沒有育兒假政策,所以第一個生孩子的員工不得不向公司提出設立此類規定的要求。
- Apr 13 Mon 2015 08:51
立法院佔領結束─一年後與佔領前發生的那些事
去年318當天,其實我根本沒有特別注意。318的隔天,我曾經去立法院中興大樓開會,因為是機構的會,所以非去不可,但是在當時,也很難評估到底運動會有什麼發展。一開始的第一個禮拜,我還比較關心某個惹出「不祥事」的社團學弟。
- Apr 12 Sun 2015 12:49
歐洲重社會福利 支出GDP占比高
- Apr 11 Sat 2015 17:59
探兒不成打社工 家暴母被訴
2015-04-11 02:13:36 聯合報 記者王燕華/宜蘭報導
宜蘭縣1名郭姓婦人因兒子受家暴被安置保護,去年6月她到縣社福館詢問孩子狀況,吵著要見孩子,遭到拒絕,一時情緒失控,毆打社工員成傷,被依妨害公務、傷害等罪嫌起訴。
- Apr 10 Fri 2015 12:06
【社工不爽爆料】張老師基金會也挪本薪補伙食費
2015年04月09日00:01
財政部上月宣布,員工伙食費免稅額上限從1800元調高至2400元,盼藉此帶動企業加薪,近日許多企業員工投訴資方挪動本薪600元去補伙食費,並未真的加薪,連老牌社福團體張老師基金會的社工,也向本報投訴遭挪本薪補伙食費。
- Apr 09 Thu 2015 02:05
[轉貼]看問題/社工守護弱勢 誰來守護社工
2015-04-02 08:03:09 聯合報 本報記者翁禎霞
「錢少、事多、壓力大」,這是社工員的生活寫照,屏東縣社會處旗下有近200名社工,他們大多是約聘人員,月薪頂多3萬出頭,卻在第一線守護最需要幫助的角落,今天是社工日,不知有誰想過第一線社工的辛酸。
- Apr 08 Wed 2015 02:03
[轉貼]〈台北都會〉彭欣華 從孩子眼神 看到社工的使命
2015-04-02
〔記者翁聿煌/新北報導〕新北市教育局社工師彭欣華,長期擔任學校社工師,特別關心身心障礙、經濟弱勢和被霸凌的學生,努力尋求社會資源,帶給學生溫暖和希望,今年獲得新北市第五屆社工「火力十足獎」表揚,彭欣華說,她會繼續堅守兒童與少年社工崗位,「努力讓每個身處社會黑暗角落或是遭遇困難的孩子找到光明。」
- Apr 07 Tue 2015 02:22
社工安全方案出爐! 政院編1.3億提升社工安全
2015年04月05日12:16
社工人員成為高危險工作?根據衛生福利部調查全國1萬多名社工人員在服務過程中,竟只有1.55%從未遭言語或肢體暴力攻擊,有高達55%曾遭口頭辱罵。行政院已核定《社工人員執業安全方案》, 政府將編列1億3273萬元,作為社工人員執行風險工作補助費,並補助民間團體社工人員投保執業安全保險,同時研議將傷害社工人員加重罰則的規定入法。
行政院官員說,社工人員常常處理家暴、強制安置等案件,因涉及剝奪親權等工作,服務對象懷有敵意,容易引發衝突,以致社工人員遭暴力攻擊案例層出不窮,例如前年 6 月高雄市政府社會局無障礙之家社工人員遭案主砍傷;去年11月又發生高雄市岡山社福中心安置出生嬰兒,嬰兒父親不滿,帶汽油彈威脅社工,讓社工人員執業安全問題浮出檯面。
- Apr 06 Mon 2015 11:34
自貿區掛牌 澳門人跨境養老不是夢
前年服貿協定爭議開始的時候,台灣的社福和社工界才驚訝的發現,自己也被扯進來了,因為老人跟身心障礙照顧產業也被納入服貿項目,究竟圖的是什麼?當時大家都導向中國要透過這兩個產業滲透台灣,實際上又是如何呢?最近澳門的狀況可能值得注意,也許把一些長照重擔從中國移到台灣,或者鼓勵台灣人跑去中國養老以促進中國長照業發展,也是一種企圖,反正已經有不少人這麼做了。
自貿區掛牌 澳門人跨境養老不是夢
南都訊 自貿區在橫琴掛牌時將會公布與澳門之間的系列制度創新,這將會成為區別於前海、南沙的一大亮點。南都記者昨日由珠澳數個信源確認,內容將包括:澳門長者可到橫琴養老、享受澳門的社保福利,向澳門人子女提供免費教育、運作澳門青年創業基金等等,並探索再闢地用於澳門民生、生活領域。
- Apr 05 Sun 2015 02:20
[加拿大]曾有15歲女 遭性侵毆打 致死 倡禁福利機構 酒店「寄養」兒童
- Apr 04 Sat 2015 18:08
[轉貼]社工的順從與不服從
楊宗澧 發佈於 4 月 2, 2015
四月二日是社工節,但是台灣的社工們真的快樂嗎?近日在臉書社群「靠北社工(link is external)」陸續有基層社工爆料指出以「打破貧窮」為號召的社福龍頭團體帶頭違法:
該社福團體為了因應財政部今年調高員工伙食費免稅額的政策,在社工薪資單上動手腳,名目上是調高社工伙食費,但實際上卻再將已調高的伙食費從社工的「本薪」當中扣回,可能反而造成變相減薪。
- Apr 03 Fri 2015 02:02
[轉貼]浪子成優良社工 感化弱勢兒少
2015-04-01 02:54:08 聯合報 記者吳家宇/台北報導
明天是社工日,北市府昨舉辦年度優良社工人員表揚大會,由市長柯文哲親頒獎項。有社工以自身「七逃囝仔」經驗,感動弱勢兒少走回正軌;也有社工透過服務專線,讓電話筒另一端的求助者感受溫暖。
- Apr 02 Thu 2015 01:59
[轉貼]〈中部〉社工業務龐雜 安全常受威脅
2015-04-01
〔記者蘇金鳳/台中報導〕隨著時代變遷,社工的工作已不如三、四十年前單純,不僅處理貧戶問題,還有兒童保護、家暴、高風險家庭等,資深社工呼籲政府應給予社工人身安全的保護,還要解決人力不足的問題;也呼籲年輕社工要用心服務,不要只當作是一份工作。
- Mar 28 Sat 2015 11:55
[香港]【精神病.人】吾係精神病人
記者:劉嘉欣/攝影:楊觀賜
「我呢生人之中俾人誤會我係有精神病,我覺得係最大嘅遺憾!」80歲的馮伯(化名)是獨居長者,2009年被斷定患上抑鬱症,但他多年來堅持自己「無事」。根據醫管局推算,香港平均每七人,就有一人患有精神病。但若果病人認為自己無病,可以如何證明?正常跟瘋狂如何界定?
- Mar 27 Fri 2015 23:57
兒少驗傷醫療整合 高雄獲獎
中央社-2015年03月27日 下午19:47
(中央社記者陳朝福高雄27日電)台南、高雄、屏東合辦的社會工作專業人員表揚,得獎名單今天揭曉,其中高雄市的兒少驗傷醫療整合方案,獲社會倡議獎。
- Mar 23 Mon 2015 15:06
[蘇格蘭]「太蠢媽」被禁湊仔 寧逃離家鄉保胎兒撫養權
建立時間: 0323 01:10
蘇格蘭法夫一名孕婦本育有兩名兒子,但當地社工指她太過「愚蠢」,不適合撫養子女,把其子女交予寄養家庭。如今,她為了保住腹中胎兒的撫養權,不惜逃往別處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