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浪網 (2015-04-17 08:18)
薪酬待遇低,社會保障少,行業認同差——
編者的話
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當代青少年在學習工作生活條件改善的同時,在身心健康、就業創業、社會融入、婚戀交友等方面也面臨著新的困難和問題,迫切需要幫助。要解決這一問題,必須大力加強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有效滿足青少年的個性化社會服務需求。
當前,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與青少年社會服務需求不相適應,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青少年社會事業的發展。青少年事務社工為啥職業認同感不高?我省青少年事務社工服務機構發展狀況到底怎樣?建設一支能夠滿足現實需求的青少年事務社工人才隊伍,需作哪些努力?今日起,本報推出「社工畢業生的尷尬」系列報導。
□劉艷 本報記者 鍾振宇
4月13日,四川省群團組織社會服務中心發布2015年群團部門及所屬基金會重點實施的公益項目,總額2600萬元的53個公益項目向社會公開競標,引來包括社工機構在內的各類社會組織高度關注。「政府購買力度越來越大,但是人才供給遠遠跟不上趟。」發布會現場,一些社工機構負責人表示。
團省委最近一項調查顯示,目前全省共有社工專業人才1.8萬人,已考取相關證書的4968人;專職從事青少年事務的社工不足1000人。去年底,團省委等6部門聯合出台《關於加強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計劃到2020年在全省培育1.1萬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
「前不久老師詢問了班級同學就業意願,除去考研和準備公務員考試的同學,只有不到20%的同學願意從事社工專業。」西南民族大學一位社工專業應屆生告訴記者,雖然需求大,但社工機構畢竟不是營利機構,工資上升空間不大,而且社工是項目制,對未來預期有不確定性。加之社工站分散在各地,一名社工要獨當一面,事情多、壓力大,也是導致學生就業抉擇逃離的因素。
團省委調研顯示,超過80%的青少年事務社工自認工資處於中等以下水平,而在職業不滿意原因調查中,62.4%的受訪者認為青少年事務社工工資報酬低;社會保障方面,僅有不到18%的青少年事務社工購買了全部五項社保,有超過20%的人沒有購買任何社保險種。
「高校社工專業面臨的尷尬,在於一邊是很多社工機構委託學校要人,一邊是學生就業意願不高。以去年畢業的學生來說,選擇社工領域從業的大概20%左右。」西南民族大學社會學系教師廖正濤認為,這兩年社工職業發展環境已得到很大改善,待遇並不是問題的全部,最根本的是社會對社工認知度偏低,導致職業聲望不高,職業存在感不強。
目前我省有10餘所高校開設了社會工作專業,早的已有十余年歷史,但是社會知曉度仍然不高。都江堰市上善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負責人孫興告訴記者,學生報考第一志願填報率不高,不少學生都是被調劑到社工專業,這從源頭上致使學生在本行業就業意願不強。
「我所知道第一志願填報的學生,往往都是早年接觸或受益於社工的,特別是來自汶川地震災區的學生。」廖正濤說,不少學生進校后告訴他,「我是在港劇中聽說社工的」。
【自白一】
社工辛苦,但是有價值的職業
講述人:西南民族大學社工專業2015屆畢業生 楊志慧
我填報的高考志願是小語種專業。當時覺得小語種學出來當翻譯可以賺很多錢。那時,我連「社會工作」這個專業都沒有聽說過,更談不上了解。但是因為我的高考成績並不好,被調劑到社工專業。像我這樣的調劑生,在我們年級大概佔90%。比我低一、兩屆的學弟學妹,也有很多類似情況。
剛接觸這個專業時,我確實有過失落和迷茫,但後來我對社工的看法發生了轉變。
從大二開始,我先後到不少非政府組織中實習,包括廣州同城青少年資源中心、成都根與芽環境文化交流中心、錦江區社會組織發展基金會等,向從事民間組織的前輩學習交流。每學期,我都會到不同的社會機構參与不同的服務,比如:給老年人做需求評估、到救助站給流浪兒童提供服務、到社工機構的項目中學習管理和執行的經驗等。我一邊體會著這個職業的辛苦,一邊感受到這是一個給人們帶去溫暖的職業,非常有價值。
老師告訴我們,社工是一個新興職業,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黨中央對社工隊伍培養非常重視,2011年,中央組織部、中央政法委、民政部等18個部門和組織就聯合發布了《關於加強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所以,在即將踏入社會的時刻,我選擇了到四川省群團組織社會服務中心做一名實習生,希望有機會順利簽約留下來,為更多的社會組織服務。
【自白二】
為了現實,我被迫選擇離開
講述人:省內某高校社工專業2015屆畢業生鄭英(化名)
4年前,我是本年級非常「稀有」的第一志願填報社工專業的學生,但現在,我是一名堅定「逃離」社工行業的應屆畢業生。
當年,我通過網路了解到社工是朝陽行業,就業空間大,毅然填報了第一志願。或許是受喜歡做善事的母親影響,我喜歡社工這個職業,因為它充滿正能量,給人們帶去歡樂,或幫助他們走出困境。
但是,連很多本校同學都不知道有我們這個專業。
我曾經打算畢業後去當一名社工。去年10月前,我接觸了幾家社工機構,月工資2000元出頭,不提供吃住。最關鍵的是,我發現一些社工機構疲於生計,工作幾年後收入上升空間非常有限,雖然社工項目督導的待遇相對高些,但一般要工作3至5年後才能得到這個職位。我是一個男生,要在大都市生存立足,買房成家,社工這份職業肯定難以為繼。
最終,我和一家全國性連鎖企業成功簽約,成為一名儲備幹部。雖然第一年收入不高,但只要升任店長,收入還是很可觀。
其實在我身邊,除了繼續深造的同學,80%的同學都改行了。我對自己的抉擇並不後悔,只是倍感遺憾。為了一些更現實的問題,我不得不離開。
社工行業亟待社會認同感
□悠然
社工專業畢業生為什麼放棄到社工機構工作?社會工作目前尚存在的一些瓶頸,是令學生們對其望而生畏的深層原因。
在成都做到中級社工每月工資大概2000元左右,這樣的薪酬實難吸引優秀高校畢業生。畢竟,社會工作是一個職業,不是單純奉獻愛心,每個人都有選擇更好生活的權利。
眼下,吸引優秀高校畢業生加入社工行列,已成當務之急。
為此,急需改善社工薪酬待遇、增強社工行業的社會認同度、加大對社工行業的宣傳力度、加強政府購買服務制度建設,促進社工行業健康發展,吸引更多優秀年輕人,增強社會領域改革的人才支撐力度。
同時,教育、民政、人社等相關部門應加強社會工作服務職業能力建設,提高社會工作管理人才的綜合素質,建立健全社工再教育體系;高等院校應注重提升社工專業教師的素質,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督導能力,同時應鼓勵社工機構與高等院校合作,通過定向委培、建立實習基地、外聘老師等方式,健全社工實習制度體系,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地方政府應適當放權,引入和整合更多的社會資源促進行業發展,讓社工組織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從而提升社工行業的經濟實力、社會地位和公眾形象。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