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7月10日09:00:29來源:經濟參考報

  國家大力推進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無疑為社會組織發展注入了一劑「強心針」,但與此同時,作為重要的政府購買服務對象———社會組織卻正陷入發展瓶頸。北京、湖南、湖北、廣東等地十個各具特色的社會組織對《經濟參考報》記者反映,社會認同感不足、社工人才短缺、行業發展環境混亂,是阻礙社會組織發展繁榮的突出瓶頸,當前大力推進政府購買公共服務,這些問題亟須引起重視。

  「『社工』也是一門職業」

  「許多人認為做社會工作的人就不該拿錢,但試想一下,如果社會組織經費必須全部用在社會事業,不能支付最起碼的社工工資,社工靠奉獻精神能支撐多久?還誰來做社會工作?」

  民政部社區建設司社區建設專家組成員、北京社區參與行動服務中心主任宋慶華告訴記者,目前社會各界對社會組織、社工行業缺乏了解。但事實上「社工」也是一門職業。

  「因為不了解,就容易產生懷疑情緒,甚至不願意與社會組織有任何來往。」北京惠澤人咨詢服務中心主任翟雁說,事實上社會組織迫切需要政府理解和支持,渴望獲得向政府、向社會各界一個介紹自己的機會,但現實中很難:此前該機構曾經兩次竭力參與政府購買服務的投標工作,條件非常符合,但由于惠澤人沒有機會讓政府部門了解自己,與機會失之交臂。

  長沙市綠色瀟湘環保科普中心負責人戴曉艷告訴記者,2007年該機構就已經成立,但由于一直沒有找到政府部門做主管單位,直到2011年才正式登記注冊。

  「一些政府部門覺得社會組織像『拖油瓶』,工作有成績和自己沒關係,出了問題部門還得承擔責任,很難給予支持。」戴曉艷說。

  還有一些社會組織負責人反映,由于對社會組織、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政策的理解偏差,一些地方政府部門購買社會組織服務時,將行政性工作也交給社會組織,把社會組織當成政府的「夥計」而不是「夥伴」,對社會組織工作的期望值存在偏差。

  記者多地採訪了解到,由于社會組織在我國發展時間較短、力量較為薄弱,目前社會各界乃至政府部門對社會組織「不了解、不認同、不支持」的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然而在推進購買公共服務的過程中,社會組織作為承接公共服務的重要主體,如果得不到正確認識,其發展將舉步維艱。

  「社工的前途在哪裏」

  多位社會組織負責人反映,當前困擾社會組織發展的另一個瓶頸便是人才問題。由于行業前景模糊、社工待遇偏低等問題突出,目前多數社會組織很難吸引、留住優秀人才,社會組織發展陷入惡性循環。

  廣州市黃浦區長洲街家庭綜合服務中心負責人楊明宇告訴記者,高校「社會工作專業」專門為社會組織培養就業輔導、養老助殘、犯罪預防、矯治幫教等領域專業人才,但目前國內高校較少開設該專業,人才供應奇缺。

  廣州和深圳購買公共服務在全國起步較早,社會組織數量相對較多,目前在這些地方,社會組織之間已經打響「人才搶奪戰」。

  楊明宇表示,高校培養的學生實際上也普遍缺乏實踐經驗,服務質量不盡如人意「社會工作是一門應用性學科,專業取向具有務實性和操作性的特點。目前高校『重理論、輕實踐』的培養方式導致社工動手能力差,服務質量難以保障。」

  另一方面,行業待遇偏低、發展前景不明也是導致社會組織人才瓶頸的重要原因。

  「綠色瀟湘今年沒有招到人。我們招聘一個數據庫建設崗位,但只有1位有專業背景的人報名。有的應聘者此前月收入過萬,為了公益理想願意投身社會工作,但我們提供的月薪最多是3000元,差距實在太大。」戴曉艷說起來顯得很無奈「這個行業待遇太低,很多人寧願失業在家也不肯去做。」

  深圳市社會工作協會通過對1600名社工進行無記名投票的統計結果顯示,由于待遇水平普遍偏低、缺乏晉升空間,40%的社工機構工作人員對待遇不滿意,一半以上的人表示可能離職。

  「最怕劣幣驅逐良幣」

  多位社會組織負責人表示,國家大力推進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無疑為社會組織發展注入了一劑「強心針」,但他們也擔憂,由于政府購買服務不透明、招投標機制不健全,缺乏公平競爭環境的它們可能面臨更惡劣的生存環境。

  翟雁表示,由于政府購買公共服務項目信息、購買流程不透明,可能導致暗箱操作,讓社會組織無所適從。

  「惠澤人連續兩年參與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項目投標,但結果都石沉大海,一點反饋都沒有。」翟雁認為,應該建設統一的信息平臺,介紹項目的基本情況和服務要求,讓所有社會組織能夠在充分了解政府需求的情況下競爭項目。

  廣州市黃浦區長洲街家庭綜合服務中心負責人楊明宇告訴記者,即便是在廣州深圳地區,社會組織承擔政府公共服務購買項目,目前也很難稱得上實現了市場化效果:即最具資質的社會組織拿到了政府購買公共服務項目。

  「廣州市為每個街道出資200萬購買家庭綜合服務中心的公共服務,促進了大量社會組織崛起,但也有許多醫藥、家電等行業的老板在此時成立社會組織,由于缺乏組織目標和專業人才,所提供的公共服務質量低下。」廣州優勢力社工服務中心負責人張良廣認為,如不制定適用、有效的監管規則,將導致行業魚龍混雜、泥沙俱下「劣幣驅逐良幣」。

  受訪社會組織負責人多數認為,改善社會組織生存環境的關鍵在于促進公平競爭,他們呼吁建立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準入機制,以服務質量為抓手確保最專業的社會組織得到發展。

  「應對具體購買項目的進行全程監管,而問責是保障監管實效的關鍵環節,評估不合格的社會組織以及負責購買行為的相關公務人員,必須公示並給予其一定懲罰。」張良廣說。

資料來源:財經頻道-新華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w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