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318沒什麼參與,只是去湊湊熱鬧,也沒辦法評論什麼。只是覺得,如果很簡單的就把參與者分成「溫和/基進」、「鷹派/鴿派」、「衝的/不衝的」,然 後就把一邊的人說成不進步,要承擔所有的責任,這實在是很廉價的處理方式。有的人常常叫人家要「辯證」、「彈性」「細緻」的看待運動,但有時候又超級直 線、一刀切的在那邊「大是大非」,這可能是我不夠「進步」,才會想太多。
這幾天看了一些文章,覺得有的人/組織是有從抗爭學到東西,有成長跟累積,有的還在繼續抱殘守缺、食古不化。我總是相信很多運動的成敗不能看一時的訴求有 沒有達到,群眾、組織有沒有累積和成長,議題有沒有持續發酵那才是真的,就像反核四,如果從結果來看,它不是成功的,但因為反核四運動,很多人跟團體開始 關心環境,從這過程中出現了許多組織,持續從事環境運動,甚至擴散到社區、農村的運動;或者又像06年反貪腐紅衫軍倒扁,看起來好像有幾百萬人參與、也真 的讓阿扁最後被關了,可是什麼都沒有累積,沒看到組織存續、制度改革,貪污腐敗還是持續,這種運動有跟沒有也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