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東時間: 2015-02-13 10:54:40 AM   標籤: 低保,社會福利

【大紀元2015年02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平多倫多編譯報導)加拿大咨議局(CBC)經濟學家Glen Hodgson 2011年一篇政策報告曾呼籲對最低保障收入進行研究,稱此舉能取代目前十分混亂的社會福利計劃,即靠一項最低收入保障,就可替代福利金、就業保險EI和各類父母和低收入家庭減稅名目等。
成人最低保障收入,對於企業界和保守經濟學家來說,會產生許多不思進取的懶人,對社會和生產只能起倒退作用。但越來越多人,不僅僅是左翼人士,卻持完全相反態度。這些人認為,此舉不僅能大大削除貧困,還能令社會更穩定和更具生產力,是21世紀最理想的政策。對於右翼人士來說,該政策最吸引人的地方是:承諾精簡政府規模和減少政府干預性。

支持者:低保好處多

Hodgson在報告中說,如設計合理,僅此一項低保收入計劃,就能拆掉目前龐大的福利牆,讓許多靠吃救濟為生的懶人再無靠山,創造更好的工作激勵機制,對經濟起到實質鞏固作用。
前保守黨馬爾羅尼(Brian Mulroney)政府參議員兼內閣部長Hugh Segal也非常支持最低保障收入。2年前在接受《赫芬頓郵報》採訪時曾說,加拿大福利安全網,強不足以讓人擺脫貧困,卻足以滋生懶惰。如實行最低保障收入,能大大減少政府對民眾生活的干預,消除福利金和EI體制中的政府官員人為評判因素和微觀管理干預,提升低收入人士尊嚴。
Segal說,國內低保體制實際已有先例,如老人金(OAS)和保障收入補助(GIS)實際就是老人低保。1970年代中期安省率先推出老人收入補助政策時,就曾在一夜之間將全省老人貧困率一下子從30%減少至3%。如果政府給老人低保,為甚麼就不能給40—50歲的中年人群提供低保?
數十年來,Segal一直為這一想法呼籲和奔走,但直到近年來才真正被人們重視,目前許多發展中國家開始推行低保試行,一些歐洲國家也開始進行政治上的討論。目前多數慎重研究該政策的專家雖呼籲此事還需更多研究,但越來越多經濟觀點已持贊成態度。

何為最低保障收入?

低保通常有2種模式,一種是全民基本收入(UBI),一種是負所得稅率(NIT)。兩種低保形式不同,效果也不同,但人們在討論低保時,卻經常將2者混淆。
所謂負所得稅NIT,是指收入低於所得稅起征點,不僅不用交稅,政府還得倒貼,即收入越少,退稅越多。負所得稅,雖說比全民基本收入成本要小,但卻有政府管理上的麻煩。如收入低於納稅起征點,在來年春季報稅後,政府才會有所反應。
與之相比,全民基本收入UBI模式就沒有這一麻煩。根據UBI模式,所有成人,無論收入和經濟狀況如何,每個月政府都會發一張支票,因此解決了NIT所帶來的上述麻煩。但這一模式,政治反應聲音也大,畢竟,收到支票的人當中,還有億萬富翁呢,雖說這筆錢日後會以個人所得稅扣除。

哪些國家在試行?

一直以來,各國對低保都進行了各種各樣的實驗,其中多為發展中國家為消除貧困而推行。1970年代美國尼克松執政期間,在科羅拉多、新澤西、北卡和華盛頓等幾個州曾有試行。加拿大特魯多當政期間,在曼省的Dauphin地區也有類似試行。目前,瑞士正在推動全民基本收入公投,一旦公投通過,屆時瑞士每個成人每年會收到政府3萬瑞士法郎(相當於3.5萬加元),比多數國家的低保計劃要慷慨得多。

低保話題重新被提及原因

低保話題現在又引起人們重視,其中一個原因是數字時代自動化大爆炸。牛津大學Martin 學院2013年一份研究曾預計,未來20年內,目前市場上47%的職業會被機器自動化代替。
經濟學家們認為,雖說從長期來說,新生職業會代替消失的職業,這也不是甚麼大問題。但從短期來說,如新生行業和經濟活動無法及時取代消失的職業,就會出現工業革命時代初期出現的類似錯位和貧困化。
諾貝爾獎獲得者、經濟學家兼自由派評論家Paul Krugman在2013年的一篇文章中曾主張,最低保障收入是自動化革命的有效緩衝器,確保中產階層在這一經濟轉型期間不會遭遇滅頂之災。

保是否會產生許多懶人?

許多人,多數為保守派認為,低保會打消人們生產積極性,整天只指望政府福利得過且過,不積極找工。企業家Pascal-Emmanuel Gobry在最近一篇文章中說,研究證明1970年代加美2國負所得稅NIT試行減少了人們的工作積極性。如果真推行低保,到時會有數百萬計的人不願工作,被福利制度供養成懶人。
然而事情並非這麼簡單。
首先,1970年代北美實驗只是針對負所得稅,而非全民基本收入。
其次,曼省Dauphin試行研究結果顯示,低保並不像反對人士所說會打消人們工作積極性。當年試行期間,的確有人退出職場,但多為想繼續深造的年輕人,或選擇在家陪小孩的年輕父母。最後,美國實驗中,打消人們工作積極性的,多為隱報收入想從政府大撈一筆的在職人士。
莫斯科美國商業經濟研究院(AIBE)創辦人Ed Dolan最新研究指出,負所得稅可能會滋生懶惰溫床,或誘使人們瞞報收入,但全民基本收入不會,反而是EI和社會救濟等現有福利政策滋生懶惰溫床,因為領取這些福利的人群,一旦經濟好轉,就再也拿不到這些福利了。
Dolan說,根據全民基本收入制度,無論經濟狀況如何,大伙都會拿到相同基本收入,如以全民基本收入代替現有福利制度,會大大提高人們就業積極性,尤其是低收入家庭就業積極性。
Oxfam在印度一項實驗結果,為Dolan上述觀點提供有力支撐。
該實驗中,8個村莊居民有基本收入,12個村莊沒有。最後結果顯示,有基本收入的村民,兒童營養、兒童與成人健康、入學率和學習成績、衛生、經濟活動和生產收入,以及婦女、老人與殘疾人社會經濟狀況等,均有顯著改善。有趣的是,有了基本收入,人們更有可能開始創業。正是由於這類實驗結果,許多經濟學家才有足夠底氣呼籲更多低保試行。

========================

加國最低保障收入「無法逾越」的障礙
(大紀元記者李平多輪多編譯報導)菲沙研究所週二公佈的最新《加國最低保障年收入面臨實際挑戰》報告指,為所有加人提供最低保障年收入,雖是非常有效的社會安全保障措施,但要真正實現卻不太可能,也非常不現實。
報告說,如以單一的保障年收入福利制度代替現有的各個地區名目繁多的各種福利計劃和制度,的確可減少政府管理開支、提高效率。但真要實施和改革,卻需要3級政府所有層面的共同配合,這一挑戰卻是「無法逾越」的 。
最低保障收入制度,可使低收入人士年入自動上升,使其迅速脫離貧困線。參議員Hugh Segalsay等力舉最低保障收入改革的人士認為,這一措施可長期解決國內貧困人口問題。
報告認為,單一的最低保障收入制度,只需在單一政府層面下操作,代替目前各級政府各種名目的福利制度,簡單易操作,所需資源少,管理成本也隨之下降,現有的OAS老年金、失業保險EI和各類減稅措施等都沒必要存在。

困難重重

報告說,但目前這一想法仍太鬆散,需各級政府大力配合,因此不太可行。在代替現有針對各類人群的福利上(如針對老人的老人金、針對普通家庭的GST/HST減稅額、殘障福利金等),也面臨重重困難。如真改革,很有可能現有龐大的福利制度仍會保留,而最低保障收入制度只不過是個新增而非替代性福利制度。
報告還說,真要改革,可能會成為管理災難,一次性成本龐大無比,從而抵銷其本身帶來的成本節省。為從數據上證實改革面臨的巨大難度,報告作者指出現有福利制度2013年總計成本1,851億,約占全國經濟總量10%,相當於各級政府計劃支出的22%。
此外,最低保障收入改革還有可能被一些特殊利益團體濫用,他們可能會通過施加政治壓力,將這一計劃進一步擴大甚至複雜化,從而達不到改革所帶來的好處。
最近,《赫芬頓郵報》一份報告重提1970年代曼省最低保障收入試點計劃,參議員Art Eggleton在《星報》文章中大力支持該計劃,還有許多其它媒體文章也重提這一話題。瑞士和希臘等歐洲國家也在重新討論這一改革。
雖說人們興趣極大,菲沙報告卻認為這一低保改革在加拿大不太可能成為現實,只會有其它類似改革,如鼓勵長期靠吃福利的青壯年積極就業的工作補助計劃等。◇

責任編輯:文鳳

資料來源:21世紀大變革——低保的是與非  社會福利  大紀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wace 的頭像
    swace

    若無其事的活著~~

    sw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