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電影 (111)
- Nov 04 Thu 2010 21:17
2010金馬影展要看的電影
- Oct 30 Sat 2010 20:08
心智障礙者之劈腿記─《Green的284,Blue的278》
其實這部片應該有個勁爆大賣點─表面上看起來既愚笨又遲鈍的心智障礙者,不但可以談戀愛,
- Oct 17 Sun 2010 00:32
[轉貼]這樣的片子只會摧毀信仰
《父後七日》這部片子是從2006年林榮三文學獎首獎改編製作而成的。
坦白說,我受邀請去看試映片,本應該感謝,不論內容喜歡與否,人家好意請我去欣賞,多少也說幾句好話才對。但我從沒有像這次一樣。對於拍製這片子,以及導演這片子的,或是改寫劇情腳本的人,我想說的是:我真的很失望。
我失望的原因是:一、這是牽涉到宗教信仰和態度的事,應該審慎。二、飾演宗教師的人,應該有嚴謹的態度,這是最基本且應該有的認識。但這片子不但看不到這方面的用心,反而是令我感到他們都有種存心戲謔,甚至是戲弄宗教祭祀禮儀。這是非常不好的事。
我一直認為無論是甚麼宗教,它的禮儀應該是被看成非常重要、嚴肅的,不論該宗教是否為我們所喜歡,都要用敬重的態度看待。特別是在死亡的祭祀禮儀上,更是需要用非常敬虔的態度來參與,特別是身為家屬的一份子,在參與自己的至親之告別式上,若是有輕浮的態度出現,那是非常不可取,更是不該。這也是我長久以來在教會中,一再要求大家必須將結婚或告別禮拜,看成是一種生命的告白一樣,否則,那就不是宗教信仰,而是一種應付罷了。
我不知道拍製該片主要目的在哪裡,雖然有劇情解說,但從頭到尾,我所看到的劇情內容是:死亡者的子女,特別是女兒,在道士舉行的祭祀禮儀中,一再出現那種不可思議的鏡頭。其中有兩個鏡頭,在我看來簡直就是在褻瀆宗教禮儀;其一是當她和兄長正在吃飯時,聽到道士說「哭喔」,他們兄妹就趕緊放下手上的碗筷,跑去棺材邊,妹妹是趴在棺材蓋上大聲哭,結果是把含在嘴巴裡的飯粒都吐了出來,且是吐在棺材上,這是非常不敬的行為。另外一個更令人不忍卒睹的鏡頭,是當聽到道士喊說「哭喔」,這位飾演女兒的妹妹當時正在刷牙,連漱口都沒有,竟然是嘴巴含著牙刷,跑到棺材邊,跪著一邊哭、一邊刷牙!
可以想像得到,當時在戲院裡的觀眾看到這樣的場景會有甚麼反應,就是大笑。而我的感覺是那已經不是「哭喔」,不但談不上所謂的真哭,而是虛偽得像在褻瀆宗教禮儀!
我不相信真正的道士在辦理這種祭祀儀式時,會是如此輕慢,也不相信會有這樣的道士,沒有事先跟家屬說明每段祭祀時辰,要家屬準備好跟著誦經、默唸、哀哭?我更不相信主事的道士看到他們家屬都沒有跟在他身後,會允許他們在誦經作法會時,還讓家屬在另一旁吃飯,或是在另一邊刷牙,然後等到儀式該哭的時候,才叫他們「哭喔」,而不管他的身後是否有家屬在?就算《父後七日》作者在書上描述其先父是個對這些宗教祭祀禮儀或傳統習俗是不會在意的人,但像影片一樣的祭祀禮儀是有可能的嗎?若是可能,這樣的宗教師不但是在羞辱自己所信的宗教,也是在殘害宗教信仰。
好多時候,我是一再嚴厲強調,宗教禮儀是非常神聖的事,禮儀可以簡略,也可以依照個人的需要作某些更改,但最基本的嚴謹態度,是任何宗教師不可疏忽的要件,而且絕對不可以在主持宗教禮儀時有輕蔑的態度。
在影片中,我們從那位扮演宗教師演員的動作及演出,就可以看出導演對民間宗教信仰和祭祀禮儀的認知是很不足的,而且在態度上很輕蔑,才會允許演員有這樣的表現。一位好的導演會用嚴肅且謹慎的態度指導演員如何正確的詮釋宗教師的角色,而不是以如此輕浮戲謔的樣式呈現。從片中的宗教師讓我們知道導演並沒有真正明白民間宗教的喪葬禮儀所要詮釋的生命意義!如此導演這類的影片是很危險的。
所謂「很危險」,並不是會為導演或演員帶來甚麼不好的詛咒,或是災禍,而是這樣做對宗教信仰會造成極大的傷害。因為敬虔的宗教信仰是一個社會安定的重要力量,一個社會對宗教信仰越敬虔,態度越嚴謹,社會就會越安定,民心就會更美善。相對的,只為了賺錢,而對自己所不瞭解的宗教信仰,就給予污衊、羞辱,這樣不但不會讓人對該宗教的內涵有所認識,相對的,只會傷害這種宗教之信徒的心靈,這樣的社會,不會有安定的生活環境,到頭來,破壞者本身一定也會嚐到苦果。
至於飾演孝男和孝女的兩位演員,他們那種搞笑的動作,雖然博得觀眾滿堂彩,但卻正好可以看出導演的心態根本就是在羞辱宗教信仰,而不是尊重。如果對宗教信仰連最基本尊重的態度也沒有,這是一個社會的悲哀,甚至我必須嚴肅地指出,這樣的電影,對整體的宗教情操不但沒有一點兒幫助,反而是在破壞!
其實,這個故事題材非常好,可以藉此影片教導民眾認識民間習俗中所謂「頭七」是怎麼一回事。在法會結束時,法師應該可以藉此機會教導喪家,說明「百日」、「對年」應該要注意的事項。若是因為繁忙社會可以不用逐一遵行,也可以說明可取代的方式,或是可行的簡化之徑。這樣,法師的解說,會成為很好的教科書。而這些,絕對不是一個沒有下過功夫的導演會明白,一位好的導演應該知道在拍片前以及製片中,禮聘宗教師來指導演員,甚至是在劇本上給予協助校正。
戲裡還有一幕是燒紙錢和紙屋等生活用品給過世父親的鏡頭,影片中沒有利用此劇情說出這種風俗的文化背景,只呈現法師和孩子們在討論燒了多少紙錢給父親,實在非常可惜。
宗教信仰與文化有不可分割的密切關係,而喪葬祭祀禮儀又是代表著一個民族、社會的文化。人的生與死,都是一種深層文化的記號,這也是為什麼台灣把「坐月子」看成是生命中的大事,其因不只是在為產婦補身,更是在說明生命的更新、珍貴,誠如俗諺所說:「生有過,麻油雞酒香;生沒過,四片棺材板。」人的生,已是如此,人的死,更是大事。所謂「人命關天」,表明的是一個人的死,連上天也垂憐。自古以來,喪葬祭祀之所以會有那麼多繁文縟節,甚至連入殮、出殯、入土都得看時辰,這不僅是在台灣,世界各民族都有不同的方式,一樣是表明各個民族文化的深層內涵。
我深感遺憾和難過的,是這部片子在處理宗教儀式的演出手法過於輕蔑。老實說,它已不僅是草率呈現民間宗教的祭祀禮儀,更是鄙視台灣原有文化之美。這種劇本、製片,對咱台灣社會和文化只有傷害,不會有幫助。
- Oct 17 Sun 2010 00:22
[轉貼]《鏗鏘集》看電影、看文化、看國家
《鏗鏘集》看電影、看文化、看國家
三部電影,反映三個不同國度的文化形貌—《父後七日》:喧鬧;《春之櫻》:細膩;《卵》:深沉—分別是台灣導演王育麟和劉梓潔、日本導演山田洋次、土耳其導演森米.卡潘諾吉的作品(他的夢土耳其:約瑟夫三部曲,包括《蜜》、《乳》、《卵》)。
三部不同國度的電影,導演都是編劇。台灣的《父後七日》有兩位並列導演,之中一位是。三部電影都處理了長輩死亡的題材。怎麼看待死亡?形式和儀式反映的文化,呈現在電影裡。
在我們自己的國度,《父後七日》是三部電影中最賣座的,是《海角七號》後,另一種盛況。雖然沒有破億,也有三千萬票房。口碑不錯,被認為好看,因為好笑。以喜劇、甚至鬧劇的方式處理沉重的死亡主題。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盧俊義牧師在台北東門教會通訊裡的一篇文章,批評了《父後七日》的爆笑、鬧劇,認為是對台灣文化、宗教的不當詮釋。以盧牧師長期對電影的熱度與熱心推介,他的意見也應該被注意。
《父後七日》反映了道教式形貌;《春之櫻》反映的是佛教式風格;《卵》反映的是回教式情境,但更重要的是各自反映的台灣式、日本式和土耳其式文化樣態。
《父後七日》這部電影是散文。原著就是劉梓潔的一篇散文,處理了在台北工作的敘述者在父親死後七天的經歷和觀照,悲傷被爆笑取代,但最終仍看得見敘述者回到自己時的悲傷。電影其實以笑點為賣點,誇大了祭祀民俗的粗鄙性,刻意凸顯「台客」風格。
《春之櫻》的敘述者是一位與寡母一起成長的年輕女性,與醫生的婚姻因浮浪的舅舅而破壞,但在街坊的水電工找到真愛,也寬宥了死於多重病因、社會邊緣人的舅舅,重新展顏。山田洋次電影的國民性,細膩觀照了庶民的人生。這部電影是小說。
《卵》看得見土耳其導演的詩境。一位寫過詩,在伊士坦堡看舊書店的主角,母親病逝,回到家鄉,因純真表妹而與過世母親和解,重新找到人生之路。這部電影是詩,呈現在映像裡。
電影是產業,更是文化。從電影可以看見一個國度的文化質地和社會形貌。(作者李敏勇,詩人)
資料來源:自由電子報
- Oct 14 Thu 2010 18:11
2010女性影展要看的電影
- Aug 27 Fri 2010 00:29
哭笑不得─《父後七日》
我是在台北電影節得以有機會看到這部電影,會想看《父後七日》,是因為我媽過世之後,讓我常常對哀悼死別的電影產生興趣。但是在看這片的過程中,就一直在想,同樣是死亡、喪禮議題,導演是想像《超完美告別》一樣,拍一部黑色喜劇,還是像《福伯》那樣,賣弄一點死亡的神秘,或是像《送行者》、《老爸的單程車票》一樣,拍一部炒作觀眾情緒的溫馨之作。
- Aug 15 Sun 2010 20:54
總是第一部/步--《被出賣的台灣》
其實要不是因為我們是台灣人,這種電影,就像你在有線電視西片台常常看到那種B Movie差不多,好萊塢也不是第一次拿獨裁國家民主運動作為電影題材,就像講緬甸民主運動的Beyond Rangoon(台灣翻成《遠東之旅》),和Costa-Gavras導演關於南美洲獨裁政治的《失蹤》(Missing,Cinemax之前也播過)。還有HBO一播再播,由凱文克萊和丹佐華盛頓主演,講述南非反種族隔離運動的Cry Freedom(哭喊自由) 。
- Aug 15 Sun 2010 20:13
迷幻藥一般─《奇幻薄荷糖》(Pepperminta)
導演應該是吸過迷幻藥,或者大麻之類,真的。
- Aug 07 Sat 2010 20:39
紀錄片:《一閃一閃亮晶晶》
2010-5-20
自閉兒有天分? 家長憂電影美化
〔記者邱紹雯/台北報導〕紀錄片「一閃一閃亮晶晶」描述4名患有亞斯柏格症的自閉兒展現生命的方式,在台灣開出長紅票房,也引發部分自閉兒家長憂心,認為片中過度「美化」,容易讓人誤解每個自閉兒都有藝術天份或是如「雨人」般的天才,大多數重症的「不閃不亮」更值得社會重視。
- Aug 01 Sun 2010 23:17
冤無頭‧債無主─《眼淚》
台灣社會過去曾長期經歷威權統治,但是很少有電影作品反省那段歷史。鄭文堂導演的《眼淚》,從
- Jun 26 Sat 2010 00:23
我實在想狠狠的抱怨一下
- Jun 24 Thu 2010 00:44
台北電影節要看的片單
《精銳部隊》(Elite Squad)
《里約四十度》(Rio, 40 Degrees)
《恍惚的土地》( Earth Entranced)
- Feb 21 Sun 2010 22:10
2009年去戲院看的院線電影
《菲利浦葛拉斯的12樂章》(Glass A Portrait of Philip In Twelve)
《吾愛無悔》(The Black Balloon)
- Nov 30 Mon 2009 02:19
助人工作者的恐怖夢魘:《39號特案》
電影一開始,女主角去拜訪案家的時 另一部劇情結構和本片類似的伊朗電影
候,案父講話都要透過耳語傳話給案 《永恆的愛》
- Nov 05 Thu 2009 16:50
2009金馬影展
但是因為要工作,所以很多部只能忍痛放棄,還有一些票被買光了,像《原味人生》,竟然開放套票
畫位就賣光了,往常我根本不用耽心我想看的電影票被買光,因為我發現那種愛看影展片的影迷,對
- Oct 22 Thu 2009 23:20
爛演員與好劇本─《不能沒有你》
高雄的真愛碼頭
- Oct 12 Mon 2009 10:34
2009女性影展要看的電影
- Jul 29 Wed 2009 02:23
人際的疏離─《婚假》
甲府刑務所,本片大部份監獄的場景是在這裡拍攝的。
- Jul 03 Fri 2009 21:34
台北電影節《屈辱》
我不是要寫影評,也不是要寫心得,更不是要報告這場放映出了什麼包,因
為我根本沒有看到,雖然我買票了,但卻因太晚進場被台北電影節工作人員
擋在門外,因為我工作太忙,太晚下班。
- Jun 30 Tue 2009 01:07
[台北電影節]蕾拉過生日 - Laila's Birthday(巴勒斯坦)
去年台北電影節以巴勒斯坦、以色列為主題,因此看了不少以巴問題為背景的電影。印象中,巴勒斯坦不少電影就像本片一樣,喜歡以一個主角,在巴勒斯坦社會裡的生活,東一點、西一點、瑣瑣碎碎的碰到不同的難題,或者有點像劇場一樣,以一幕又一幕的情境,反映巴勒斯坦的現實上的困境。雖然看起來好像少了一個一貫的故事線,但也不會讓你感到結構鬆散。很特別的是,故事主軸常常是以婚喪喜慶、過生日這種重要的生命事件為核心。
這算是另一種形式的「公路電影」吧,只是跟一般的「公路電影」中,通常會呈現主角的豪邁、不羈、自由自在比起來,本片的主角窩囊透了,不但一直碰到麻煩,值得注意的是,所有搭他車的乘客,沒有一個到預定的目的地,不是中間被他趕下去,就是自己下車。其中比較像「公路電影」的部份,就是充滿了「冒險」。
最後的結局,也許是一種豁達的隱喻。所有給他造成麻煩的東西,也許到頭過來,都會是某種用處。包括被亂插的婚禮車飾、路邊小販硬凹他買的項鍊、幫修車店老闆買的蠟燭、不曉得哪個乘客丟在他車上的蛋糕.....最後都對幫女兒過生日派上了用場。可能這是導演想給同胞一個樂觀的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