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的真愛碼頭
我在戲院看《不能沒有你》的時候,一直在想一個電影的問題:一個好劇本,但是被一群爛演員糟蹋的電影比較差勁?還是一個爛劇本,但是被一群好演員勉強撐住的電影比較糟糕?
看《不能沒有你》怎麼會讓我想到這種問題?有點遺憾的是,我寧可選擇後者,而《不能沒有你》卻是這兩種狀況的前者。
我之所以要這樣子說,是因為《不能沒有你》的故事情節,確實有別於近年來台灣電影嚴重跟社會現實脫節,不去描述批判社會現狀,常常沉陷在自溺和幻想中的趨勢背道而馳。它的社會寫實的電影故事是沒話講的,電影本身對於社會體制的批判也充滿力道,問題出在演員。
陳文彬演的男主角,不能說演的不好,特別是在幾齣他要發洩極端情緒的地方,他渲染出的憤怒和爆發力,確實擴大了電影的戲劇張力。問題是,他實在太書生氣了,怎麼看都不像一個在高雄港邊靠勞力吃飯,社會經濟地位不高的邊緣人。(老實說,我跟陳先生還算得上是舊識)
可能說到這邊有人又要抱怨我階級歧視了,就算是中下階層的人不代表就是目不視丁,一開口就是三字經滿天飛好了,他們的言語表達型態一定是比較直接的,不像學歷高的人講話會比較拐彎抹角,在電影中,陳文彬經常有過度文藝腔的狀況出現,讓人感覺很突兀。
陳文彬為什麼要接演男主角?在這篇專訪中是這樣子說的─
2003年,他正讀報給剛生產完的妻子,《不能沒有你》的原始故事深深地打動初為人父的他,他即刻在報紙空白處寫下:寫成電影劇本。後來,他真的將劇本寫成,最初要投稿公視人生劇展,後來則發展成電影,至於會當上男主角,則是經由導演戴立忍的說服。戴導演認為,第一、這部片因為要讓觀眾立刻進入寫實的情境,因此不能由面熟的專業演員演出;第二、陳文彬本身就是編劇,是最了解角色的人;第三、阿彬對底層人民的生活有深刻的觀察與體會,容易入戲。這一番話,可是催出了阿彬的演技潛力。阿彬忠實地搬演了自己的劇本,假戲、「真」做,真摯地以電影形式呈現了他內心對一個小人物掙扎求生的敬意。
這三個理由除了第三點之外,第一和第二點實在很牽強,能不能演的寫實重點還是在演員的訓練和功力,跟是不是專業演員實在沒關係,否則一堆影帝影后級的演員,不就一堆角色都不能演?編劇就是最了解角色的人,所以一定要他來演?那全天下不是每一部電影,編劇都要跳下來軋一角不成?
還有女主角─妹仔,我一直非常不能理解一件事。一個小孩子,沒有上過學,也幾乎沒有什麼同齡的朋友,在他的生活中,接觸到電視、電影、甚至收音機這些大眾文化的機率,似乎也不高。他身邊所有的長輩,又沒有幾個人是以北京話為主要語言的,那麼請問一下,他那口標準的北京話到底是怎麼學來的?這跟我所認知的人類語言發展歷程實在嚴重違背。
電影中表現的比較好的,反而是那些配角,包括飾演阿財哥的林世儒,演戶政事務所、警政署的公務員,演高雄市社會局的社工(這部電影也是難得出現社工角色的電影),演立法委員和他的助理,就真的把官僚、助人者和政客的樣子表現的入木三分,讓人懷疑是不是找現實社會中的真人來演的。
可能又要有人出大絕說─電影又不是紀錄片?問題是,這些失真會讓電影的說服力打了折扣,進而對電影故事產生質疑,更無法產生認同。如果一個導演不能讓人認同他的電影,那麼這就是一部失敗的電影。
很多對於台灣電影困境的批評,往往會提出早在廿年前的新電影時代,就不重視培養專業演員,寧可用半專業、業餘甚至非專業的演員來演,這當然跟導演想演出真實世界中的樣貌,而嫌台灣專業演員太匠氣所以不用,可是這也造成台灣電影演員專業度嚴重不足,甚至沒辦法捧出票房保證的明星或偶像,造成台灣電影發展的瓶頸。而且,台灣導演的通病,就是不會在拍戲前給演員功課,不會教導他們如何演活電影的角色。看完《不能沒有你》之後,我真的覺得培養專業演員對台灣電影而言越來越重要了,否則台灣這幾年就算拍片量增加,也找不到足夠的電影演員,看來看去都是同一批人在演台灣電影,只有「好劇本爛演員」跟「爛劇本爛演員」可以選擇,那麼台灣的電影是不會進步的。
我看網路上絕大多數部落格的對本片的評價,十之八九還是在說這片令人感動,看完之後就淚流不止。我看這幾年很多對國片的評價都是這種制式的,什麼很感動、催淚之類的,所以看《練習曲》是感動,看《海角七號》也是感動,看《不能沒有你》還是感動?為什麼台灣電影的導演永遠只能在情緒上渲染成功?而不能靠一種有邏輯性或藝術性的敘事風格來取勝?如果感動就是成功的話,《瘋女18年》也很感動啊,《世上只有媽媽好》跟《媽媽再愛我一次》也是超催淚的。當然,我認為這部片還是成功的表達了對社會現實的批判,但是,如果說到最後還是一個很空泛的「感動」,這部電影還是不能算是一個成功的電影,我想只是要觀眾紅著眼框走出戲院,也不是導演要拍這部電影的動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