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我是在台北電影節得以有機會看到這部電影,會想看《父後七日》,是因為我媽過世之後,讓我常常對哀悼死別的電影產生興趣。但是在看這片的過程中,就一直在想,同樣是死亡、喪禮議題,導演是想像《超完美告別》一樣,拍一部黑色喜劇,還是像《福伯》那樣,賣弄一點死亡的神秘,或是像《送行者》、《老爸的單程車票》一樣,拍一部炒作觀眾情緒的溫馨之作。

但是看到劇終,我覺得導演不管是想搞笑、搞神秘還是玩弄溫馨,都不怎麼成功。

先說搞笑好了,導演想拍出喪葬禮俗中那種莫名其妙的儀式行為,我自己是過來人,當然經歷過那種「做這個到底是什麼意義」的喪葬儀式,雖然是沒有人一直叫我「趕緊哭」還是「不要哭」,但是在喪事的過程中,一直充斥著「孝男站這邊」、「孝男過來這裡」、「孝男把這個拿好」、「孝男去那邊」.....讓當時在服兵役的我,覺得怎麼出了營區還在「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確實會很想笑。但是,《父後七日》最大的問題在笑點實在太多了,好像整片都是笑點,但每個笑點都鋪陳的不夠,笑點跟笑點之間也不連貫,反而讓人覺得結構鬆散。而且,導演也沒有那個意圖,去挖掘那些表面上看起來莫名其妙的喪葬儀式,背後可能潛藏的文化意涵,只是把它們當成一種荒謬的搞笑,這實在很可惜,也讓電影的深度就停留在一部普通的喜劇片而已。

很顯然的,導演不是只想拍一部黑色幽默的喜劇而已,父女跟家人的情感,也是一個發揮的重點,反正這年頭台灣的電影,只要是賣座的一定會有「很感人」、「很感動」這種評價。但是,電影的過程中,我老是覺得,電影裡充斥著女兒隱然有一種優越的都市人身段,在看這群笨笨的農村鄉親的笑話,那些身段出現在她回憶過去時身上穿的綠制服、搶救罐頭塔時連珠炮似的外國客戶用手機講起英文、包括喪禮結束之後她開始出國找工作機會、跟朋友喝酒聊天發現她是「比較文學博士」,相對起來,那些喪葬禮俗中出現的突兀,呈現出來的就是鄉下人愚昧、落後又俗氣的那一面。不管是道士阿義做的詩,還是喪禮業者阿琴的幹練,卻都用一種誇張的方式去呈現,沒有人會覺得他們真的有文學造詣或者是事業有成,只會覺得他們「很好笑」、「很奇怪」。導演這樣子做,難道不怕有觀眾懷疑他在嘲笑鄉下人、炫耀都市人的文化優越嗎?

就因為電影營造出了女兒跟這個鄉村生活文化的格格不入,顯示出了兩者的界線,既然存在著隔閡,就不可能溫馨的起來,更何況電影中間還塞了一堆笑點。就在哭、笑、溫馨三者失衡的鋪陳下,一部熱鬧但是凌亂的電影就這樣子結束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以往國片喜歡做情感的渲染,也只是往一種情緒方向去發揮而已,搞笑就笑到底、催淚就要讓觀眾哭著出戲院,但是《父後七日》卻同時企圖往三個情感方向去發展,這也不能不說是一種國片的壯舉和成就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w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