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關於兒童照顧的話說:要「照顧一個小孩,需要全村的力量」;後來性侵或家暴事件發生時,有人曾說「要性侵或凌虐一個小孩,也要全村的力量」;看完《當愛不見了》,我想說的是:「一個平常被漠視、忽視的小孩,哪天弄丟了,恐怕動員全村的力量也很難找回來。」
《當愛不見了》講的是一個小男孩,他的父母早已貌合神離,有天男孩突然失蹤了,父母的矛盾衝突無情的爆發開來。從電影過程來看,男孩的父母並沒有嚴重的肢體暴力,未看到什麼父母責打小孩的情節,也沒有讓他餓著、凍著,生活層面並沒有太大的匱乏。可是養育小孩並不是養牲畜,除了生理、物質上的照顧外,兒童還需要依附、親情的溫暖,否則人格發展一定會出問題。
男孩失蹤了,可是從電影看來,他的「存在感」也很低,父母嫌他是離婚的拖油瓶,生活上幾乎沒有互動,相互推卸照顧的責任,甚至他失蹤了一整天才意識到人不見了;男孩平日是有正常上學,但同學很少,老師也沒什麼印象;男孩是存在了,可是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人的存在不只是生物上的存活,現代社會中,更重要的是各種社會連結、人際關係,對社會化還沒有完成的兒童,家庭、學校、同儕是重要的社會網絡,如果家庭忽視、學校也沒什麼印象,本身也沒什麼朋友,缺乏發聲和社會活動能力的兒童就跟透明人沒什麼兩樣。
這個家庭的組成本身就隱藏了悲劇的種子,父母顯然不是因為相愛而結合,而是典型的「奉子成婚」,情感基礎本來就薄弱,母親一開始並不要這個孩子,父親又經常感情不忠;尋找男孩的過程中,找到了外婆,才知道男孩的母親也是生長在充滿漠視和暴力的家庭中,因此他對自己兒子的行為,只是複製了自己原生家庭的處境。這在家庭暴力的案例中,並不少見。
父母親在婚姻破裂時,發生衝突、爭執,孩子不管多小,都是會感覺到的。有一幕是這對夫妻激烈爭吵後,畫面帶到已經淚留滿面的男孩,可是他卻不能放聲嚎啕大哭,因為怕引來父母的責罵,那種哀戚的表情直讓人心碎。另一幕是小孩已經失蹤又遍尋不著,此時警察局請父母去認屍,當母親確認不是時,警察卻說仍要比對DNA,並說「父母親常常會漠視現實」,這是一句意味深長的話,因為父母很早就不在意小孩存在的這個「現實」,否則小孩怎麼會失蹤。
導演很巧妙的用電視和廣播的新聞報導,提示了時代背景和故事的演進時程,電影一開始是2012年世界末日風潮,快結束時則是2014年的俄羅斯入侵克里米亞半島危機。無論是人類即將毀滅或者戰亂,似乎都在暗示混沌的世界,充斥的各種危機。但父親在專注收聽或收看這些暴力和混亂的新聞報導,似乎都沒有體會到最大的災難其實就在自己的家裡和生活中。而最後對兒童的搜查進入了一棟荒廢的空屋,殘破衰敗的建築物似乎也在暗喻家庭結構的崩解。
最後,令人擔心的是,這樣的暴力、漠視恐怕會繼續延續,有一幕是再婚後的父親,和新妻子甫出生的女兒並不親密,用力將她摔到搖籃內,任她大哭也不去安慰。電影並不在意這個小孩到底是被擄走、意外死亡、參加街頭幫派、或者跑去哪裡鬼混了,甚至電影似乎有一點暗示,不能排除父母加害的可能性,因為這個孩子從很早以前就消失在父母的心中了,也不存在學校或任何社會機構的環境裡,表面上生活正常、天天上學,事實上存在跟不存在沒有兩樣。而我們的生活周遭,是否也存在這樣的「物質上存在、記錄上存在,但其實早已不存在」的小孩?我們常看到死於家庭暴力或忽視的小孩,完全處於家庭、社會和各種政府管理機制的死角地帶,直到悲劇發生,我們才意識到他們的存在或不存在。不管是在俄羅斯或台灣,都是一樣的,如果不加以重視,會有越來越的兒童就這樣子莫名其妙消失,無論動員多少人力、資源,都很難找回來,這是電影所要提醒我們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