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01 21:30聯合新聞網 綜合整理

文/更生少年關懷協會主任陳彥君;編輯/聯合報黃信璁

近年來,青少年使用毒品的年齡層大幅下降,很多青少年對於毒品的認識是不全面的,又因法律常識不足,誤信藥頭「吸毒不必負刑責、販賣刑責很輕」的說詞,加上同儕壓力而好奇誤用。因此,此時社工的陪伴與引導對於少年是否能抽離毒品的世界就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用成就感 把孩子留在校園

青少年使用毒品就像其他的犯罪行為一樣只是一個表象,很多是因為孩子在學校不受重視學業低成就,在家中親子衝突等,大部分染毒的孩子都是好奇、無聊,甚至是為了逃避壓力,除了強力查緝毒品藥頭外,讓孩子在學校受到重視且有正常紓壓管道,才是正途。

在學校能學到終身受用的能力是「人際相處」,很多犯罪其實都是人際接觸引發的糾紛,只要學校五育均衡發展,每個孩子都能找到他的一片天,也有正常娛樂管道與場所,孩子願意留在學校,使用毒品的人口自然會減少。

趁毒癮未深 拉住少年離毒

毒品不僅會有生理上成癮(俗稱戒斷症狀),也會造成心理上的成癮;而生癮易戒,心癮難除。少年在施用毒品初期,心理成癮一般不會太嚴重,惟若沒有即時戒除,恐怕會造成更多社會的隱憂。

與使用毒品的青少年工作需用生態觀點的角度切入,家庭與學校提供兒童及青少年生活最直接的社會支持,如父母、學校與社工無法合作、態度相左,對青少年必定會產生負面影響。

除了家庭系統外,社工如何將教育系統、司法系統、警政系統、衛政系統和醫療系統拉入工作團隊中也是一大挑戰。政府可增加多一點社會福利預算在青少年福利身上,預算可以用在廣設少年服務中心、增聘社工輔導人力,讓青少年下課後有地方可以去,有社工可以關心其需要,不要流連在網咖和街頭,增加接觸毒品的風險。

武器不夠 幫孩子離毒只能憑經驗

然而現實社工在協助個案時,卻面臨武器不夠的窘境。社工本身沒有類似的成長背景,但國內社工養成教育,卻也鮮少針對毒品相關知能進行特別訓練,彌補經驗的不足。另外,社工非執法人員無公權力,無法要求少年驗尿,需仰賴社工實務經驗累積,例如:會談中留意對方眼神或身上有沒異味等,才可察覺對方是否使用毒品。

不幸福的社工 怎給人幸福

國內長期面臨社工人力嚴重不足的情形,許多公私部門也採約聘制度,遇缺不補沒有勞退、人力不足導致高案量與高壓力的處境等狀況再再顯示社工勞動環境不佳、人身安全缺乏保障等問題但鮮少被政府重視。

社工從事第一線高危險的工作,直接面對毒品個案與案家,人身安全與保障是需要被重視的。社工在做的事情是讓人變得幸福、變得更好,但如果社工自身都帶著高度壓力,怎麼讓人感受到幸福?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wace 的頭像
    swace

    若無其事的活著~~

    sw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