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曲》主角在漢本車站碰到的立陶宛女孩,在電影外真的是個模特兒─Ruta Palionyte 

     說真的,要不是這片是台灣片,又有一部份資金來自人民的納稅錢,我也懶得去評他。但這片是我好幾年來,再度買票看的國片,所以,我就帶的很多的期待進戲院。我對國片沒啥信心,我上一回花前買票看的國片,是去年的《醫生》,但是劇情片,大概要追溯到5年前去某影展看的《一一》了。

    但是,看完這部電影之後,我整個腦中只有一種想法:「支離破碎」。

      跟這幾年不景氣環境下所拍出的國片相比,《練習曲》確實少了國片常為人詬病的一些缺點,像太過自戀、自溺於導演的內心世界,跟台灣人現實生活嚴重脫節,甚至是刻意疏離於現實,《練習曲》確實較貼近台灣人的生活狀況,從這個角度來看,《練習曲》是成功的,也才能吸引到相當的票房。

  老實說,我也跟一些觀眾一樣,被劇中的那些景物所感動,甚至眼框差點就要泛著淚水(我發現戲院很多人真的哭了),但是對於電影本身情節的鋪陳,看到最後我簡直有點被激怒了。但是,我覺得要談這部電影,我倒是想把那些看的過程中,腦中浮現那些太尖酸刻薄、雞蛋裡挑骨頭的評語,像「怎麼陳懷恩會跟侯孝賢拍悲情城市一樣,男主角都是聾子?故意的嗎?」,還是「哪有那麼巧剛好就可能碰到胡德夫啊?」或者「風景是挑的很好,畫面也都拍的很美,但是感覺好像看了100分鐘的交通部觀光局台灣旅遊宣傳片?」,盡量都收起來好了。因為,畢竟是國片嘛,所以有的東西就別太苛責吧。

    但《練習曲》也犯了一個近年來國片的都會有的大毛病,甚至可說是本片的致命傷─畫面漂亮,對白雋永,電影很「美」,因此你會有一些讚嘆跟感動,但是故事線支離破碎,因為編導說故事能力太差─你會疑惑「拍這部片的人到底想表達什麼?」

    有一些本片網路上的宣傳,說這是13個串起來的人生故事。但這些人生故事各自獨立,彼此又毫不相關,甚至每個故事又都點到為止而已,每個故事根本就交待不清?一開始碰到那個青少年自行車騎士,到底為什麼去加拿大?跟他父母關係如何?那些噴漆塗鴉少年的創作經驗和想法是如何?楊麗音演的老師的教育理念、為何要提早退休,似乎有一些不為人知的過去,是什麼?但所有故事幾乎都蜻蜓點水一般,草草結束。這些故事前後又無法用一條完整的故事線,或者是一個核心的概念貫串。觀眾看了十三個獨立的故事,看了很多幽美的風景,和市井人物的感動,但是,看完之後還是要問,導演到底想說什麼?我又要感動什麼?

   除了故事性薄弱之外,《練習曲》還放了很多突兀又做作的東西,包括很多過份文藝腔的對白、累贅又干擾的字幕、太超現實和不太合理的情節。看電影的人,雖然知道「電影是假的」這種東西,但他們也希望這一切有點真,不要太多人造、外加的東西去干擾觀眾這一點小小的幻想。但《練習曲》許多電影畫面上的營造,看起來都太「人工」,更何況這部電影是以「部份情節為真人真事」作為宣傳的一個主軸的,那又為什麼要放那麼多人工的東西在裡面?從這點來看,吳念真對消波塊的描述對本片還真是個反諷。
 
    提到本片另外一個「賣點」─「人文關懷」,這也有值得商榷的部份。本片有提到一些包括環境保護、勞工運動、社區運動的部份,都只是點到為止,林口那些關廠女工,看起來跟一群參加里民旅遊活動的歐巴桑沒兩樣,究竟他們關廠抗爭的心路歷程是什麼?而那群在八斗子聊天的「社區工作者」(網路劇情大綱是這樣子寫的),看起來也跟一群「沾醬油」的觀光客差不多?劇情設定好像刻意從高雄出發,大概是想避免被人家批評說是「從台北看天下」觀點,但故事的鋪陳,還是跟「天下」、「商周」式的人文關懷沒什麼兩樣,還是從一個外在文明觀點去冷眼旁觀,好像就是一個外來客四處看看,而且主角對這些人也看不出什麼同情或認同,根本不知道他對這些議題有什麼看法,也沒有從在地或本土的聲音出發,這樣的「人文關懷」顯得膚淺又不深刻。

    
能有人會認為,這本來就是「公路電影」的特質,本來就是以主角,在一個旅途的遊歷,東一點西一點的體驗作為故事主軸,所以沒有什麼中心思想或故事線也無所謂。但是我想到這幾年看的兩部「公路電影」─《你他媽的也是》還有《摩托車之旅》,這兩片也是公路電影,但是都還是有完整的中心思想,並且有前後一貫的故事邏輯,但是《練習曲》卻缺乏這些元素。更重要的是,「公路電影」至少交待旅程的前因,和旅程對主角的衝擊。為什麼要去環島?只是一句「很多事現在不作,以後永遠不會做。」而已嗎?
想法是一回事,不管是多麼劍及履及的人,生命中總會有一些遺憾沒作到的事,而想完成的夢想總是那麼多,真的能完成一個心願,可能有環境因素、時間點使然,或者是情境上的動機可以讓「美夢成真」,男主角怎麼「準備」這場「壯行」的,畢竟這是環台灣島,不是去家門口買包煙,總需要一些心理建設或物質上的規劃,但這些電影中都支字未提。

     而環島之後呢?這趟「壯行」又對主角有什麼衝擊,他這一路來究竟內心有什麼起伏波動?似乎也看不出來?《你他媽的也是》和《摩托車之旅》,在這方面就完整多了,至少我們知道「你他媽的也是」的兩個主角旅行結束後人際關係上產生了變化,格瓦拉因為旅行而立志於革命,而《練習曲》?似乎只是玩了一趟而已。

      我認為《練習曲》的一個問題,可能在於導演什麼元素都想擺進電影吧,也許是好不容易有錢、有機會可以拍電影吧,什麼都往裡面塞,人文關懷、幽默、美麗的風景、現實主義的描寫、家庭價值的反省、導演生命經驗的呈現……反而讓電影看起來過度膨脹又結構鬆散。

     總而言之,這部片以國片的標準,在人文關懷的程度,算是超越近年來的國片,但是以電影藝術論之,格局上還差一大截。殘忍一點的說,如果少了深刻的人文關懷、完整的故事性、自然不露斧鑿的雕琢,《練習曲》跟我們在TVBS、三立看到的《一步一腳印》、《在台灣的故事》到底差在哪裡?

    如果只是抱著「名人推薦」、「支持國片」的心態去看,可能還會吸引一定的票房。但是,口碑效應會斷在我這種看了一堆電影的人手上─「哈~~我看了那麼多電影,這樣就以為我會掉眼淚喔,導演你也想的太簡單了吧?」。

      說到名人推薦,沒錯,其實我跟很多人一樣,也是被鄭弘儀騙進戲院的,現在我懷疑可能是鄭弘儀看的電影太少了,才會那麼容易被感動,如果他看過《吹動大麥的風》中國族對立下兄弟相殘的悲哀、《竊聽風暴》中極權統治下人性仍舊戰勝的光明、《黑幫暴徒》中再怎麼殘忍的人終究有的良善、《被遺忘的天使》(All the invisible children)中弱小生命掙扎求生的堅強、《緊握生命的希望》個人在時代悲劇下飄蕩的人生,甚至就算只說國片,《一一》對生命和家庭價值的深刻描寫、《熱帶魚》中小孩和市井小民的夢想和失落,都強多了。我想,這些電影如果推薦的名人如果都看過的話,只怕也會覺得《練習曲》「也沒有什麼吧」。

    如果只是單純支持國片,我也覺得這也免了,很多這幾年支持國片的影迷,早已受夠了一次又一次的被欺騙,而開始「回歸基本面」、「理性判斷」了。所以台灣的電影工作者,要我多進戲院捧你們的場,還是請你們多加油努力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w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