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去年在金馬影展看的,看這片的時候,沒想到今年會上院線,更沒想到他會搞那麼大的促銷活動。

這片其實好看的地方在於─不灑狗血,不會像很多日片或韓片的勵志片一樣,搞一些很戲劇性的東西,然後大家哭成一團。

但是這片,如果你是那種贊成地方產業發展一定要結合地方特色、文化的,就不要去看。因為,這片是這種思維的反面教材。

如果你是一個地方文史工作者,然後,你去九份還是金瓜石做社區營造,你會贊成在那個地方做啥大型遊樂園嗎?我想你一定會反對,你一定會說那是個突兀、破壞人文風景的東西,像個經濟巨獸,我想很多人一定會這樣子講。重點是,你一定會說,這個東西只是財團賺錢,地方上的人一定會完蛋。

但是在《扶桑花女孩》裡面,也是一個破敗的煤礦小鎮,原有的煤礦公司想在當地作一個觀光遊樂園,讓礦工轉做遊樂園員工。但是地方民風保守,所以遭到很大的阻力。尤其是遊樂園想以夏威夷舞蹈當號召,開始招募舞者的時候,一群年輕女子認真的投入,也遭到極大的地方壓力。電影主要的故事,就是在講這群女孩。

我看很多做社區地方產業的,看到這邊可能也會反對吧。如果是礦業小鎮,可能最多想到就是做什麼礦業文化園區,還是什麼礦業博物館之類的,頂多就是像九份這樣子,搞一點地方觀光業之類的。

可是,話又說回來了,如果人沒飯吃的話,什麼也都願意做吧。

這片可能有點在挑戰日本那種「寧可餓死也要尊嚴」的愛面子文化,蒼井優片中的母親最後就是抱著「如果跳舞有前途的話,為什麼不讓孩子試試?」的心態,才願意借暖爐給轉去遊樂園工作的前礦工,讓他們拿爐子去讓椰子樹保持溫暖。

這片能給我們做社區文化產業的人什麼借鏡?我沒問過,可能做社區文化產業的也沒幾個人看過這片。不過,所謂文化歷史,不就是人類的生活,如果這個東西能在地方上生存了,久而久之,不也是文化歷史的一部份嗎?一定要排斥嗎?這個遊樂園和它的夏威夷舞蹈表演,不就成了這地方的特色?我看了這片也才知道,夏威夷舞蹈有相當的藝術性,學問還很多的咧?

如果說一個地方要啥社區文化產業,最後弄的不三不四,只是一堆民宿和亂七八糟的攤販,辦了一堆不知所以的活動,讓一些外來客消費,和文化包商賺飽錢走人;還是要蓋一個有質感的大型遊樂區?地方又可以生存,你想大家會選哪一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w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