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22udc 0405_陳寧_主圖  

從三月太陽花運動以來,老是有人在談民進黨被邊緣化的事,但事實上,傳統社運團體被邊緣化的恐怕還比民進黨嚴重,因為政黨還有選舉可搞,社運團體喪失群眾、議題的主導和社會關注,就會土崩瓦解。可以看到一堆人在批評目前當紅的幾個人或團體如何把焦點全部吸引走,還不乏極尖瑞的批判。但這些社運團體,搞運動已經一廿多年,卻在運動的主導上敗給一票廿出頭的小鬼,這段期間以來,好像少有人去討論─為什麼會這樣子?

在我還讀大學,參加學運社團的1990年代末到本世紀初期的時候,對於台灣現實政治,統獨、藍綠或兩岸關係,只要講幾句「國民黨跟民進黨都是資產階級政黨、黑金」、「統獨是假議題」、「階級議題重要性大於國族」大概就跟群眾交待得過去了,至於如何改變?不外乎講一些「基層組織工作」之類的,這種狀況大概持續了十幾年。

可是到了這幾年,這些話已經解決不了現在20~30歲左右群體的焦慮,處理不了問題,包括那些參加過核四、士林王家、國道收費員抗爭、中科四期、美麗灣、華隆案、大埔拆遷、樂生院抗爭的學生或已出社會工作一兩年的青年人,他們不是不懂,但是這些論述顯然沒辦法說服他們,沒辦法號召他們。

然後就發生了太陽花運動,很多已經存在很多年的社運團體很快發現,自己被排除在決策和影響的核心,這不是說他們的意識形態不被接受,而是他們已經跟現在的年輕人產生隔閡。最大的差異是他們對過去被社運忽略的現實政治議題,關注遠大於上一個世代。因為他們成長的這幾年,兩岸在經濟、交通、文化、教育的交流速度大幅成長,他們讀書的學校隨時都出現中國學生,他們工作的職場有中國同事、中國主管甚至中國老闆,中國對他們而言,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活生生的人、事、物,包括資源分配、權力關係都受所謂兩岸議題的牽動,他們怎麼可能再無視統獨現實問題?他們沒辦法再像我們那個世代一樣,對這些政治問題再採取一種大拒絕態度。

台灣傳統的社運團體,如果還是要抱著過去的態度看待台灣現實政治問題,很快會被現代的年輕世代淘汰、邊緣化,被新出現的社運組織取代。而我反而期待這樣的現象發生,因為社運一定要有新陳代謝,要有新的團體、組織型態跟不同的人參與、主導,才有走的下去的可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w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