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8-5
〔記者謝文華/台北報導〕兩岸服務貿易協議針對老人及身心障礙機構,台灣開放中資可以合夥形式在台設立小型機構,中國則限制台灣以獨資民辦非企業單位形式在福建、廣東兩省設機構。北市兆如安養護中心副院長許君強直批,這樣的協議內容是一大陷阱!
業者︰中國要經驗 不讓主控權
許君強指出,中國規範開辦養護職業技能學校的創辦人、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長,都須由中國公民擔任,「說穿了,他要台灣的『knowhow(專業經驗)』和人才,不讓我們有主控權和營利機會」,這就是一個大陷阱。
兆如安養部主任蔡銀也說,護理、社工、照顧服務員都須找當地人,課程、師資、經費運用、服務品質和人力配置,卻非台灣人所能掌控,「如何辦得到台灣要求的品質!」
社福團體要求 拿掉不對等條文
包括老人福利聯盟、老人福利機構協會、殘障聯盟、智障者家長總會、啟智協會,及第一社福、伊甸、心路、育成基金會都抗議馬政府先斬後奏,憂心全面拖垮台灣長照品質,站在維護二六二萬老人及一一○萬身心障礙者權益立場,要求馬政府將此不對等條文拿掉。
老人福利機構協會理事長陳廖梅芳強調,「長輩」不是「商品」,需要大量人力照顧的服務事業絕不能開放商品化!許君強說,中國早已開放世界各國赴中投資養老服務,如今馬政府若接受中國給台灣穿小鞋的協議,「對外,只有台灣讓利、自我矮化;對內,只有獨厚中國!」
殘障聯盟秘書長王榮璋也質疑,台灣對中國全境開放營利,破壞國內規定老人及身心障礙機構須為非營利的法規;而中國在二月開放港澳到中國全境設「營利」機構,對台卻限制非營利及設置區位,明顯是省對省的矮化。
從業人員薪資 恐被連帶壓低
他分析,非營利剩餘經費,須用來提升照護品質和設施,不可分配給個人;營利機構盈餘則可分配個人,生意人勢必將本求利,設法哄抬價格,或以超收、縮減服務人力、掛人頭連鎖投資等方式,惡性、削價競爭,不僅將衝擊七萬名使用機構照顧者的權益,兩萬四千多名從業人員整體薪資恐被連帶壓低。
資料來源:自由電子報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