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2010年5月6日 星期四 05:10
【明報專訊】九龍灣啟業村發生資深社工尋死事件。一名率領學校社工團隊、曾為電台節目擔當顧問宣揚抗逆的主管級男社工,昨上班後不久,在所屬機構辦事處廁所內企圖用領帶上吊,幸及時被女同事發現勸止。警方相信事主受工作問題困擾,一時衝動尋死。

童軍區總監 曾任《甜心家族》顧問

企圖自殺的註冊男社工姓馮,36歲,為基督教香港崇真會社會服務有限公司青少年及幼兒服務督導主任,亦是香港童軍總會西貢區總監。據了解,馮擁有社會工作學士、文學碩士、社會工作文憑、教育管理深造證書、兒童發展深造證書等多項專業及教育資格。

馮某負責的督導主任工作專責處理青少年及幼兒服務,平日在啟業村啟裕樓地下的機構總辦事處上班。

根據資料,馮於去年曾為香港電台節目《甜心家族》擔當顧問,就管教子女及宣揚對抗逆境等提供意見。他亦曾在機構出版的刊物中撰寫文章,鼓勵家長面對管教子女的困難。

廁所爬梯吊頸 同事途經勸阻

事發於昨晨9時半,返回啟業村辦事處上班不久的馮突然走入洗手間,爬上6呎高鋁梯,企圖將領帶綁在水渠上吊頸,但當時馮沒有關閉廁所門,有女職員行經時揭發事件,立即上前勸阻及報警。馮其後由兩名女子陪同送院,馮妻接獲通知後亦趕到醫院。馮經治療及觀察後已出院,警方經調查後相信他因工作問題困擾尋死,並無可疑,只帶走鋁梯作證物。

基督教香港崇真會社會服務有限公司回應指出,一名職員昨晨在洗手間內情緒波動,經職員勸喻送院治理,現由家人陪同接受治療。

專家﹕壞榜樣損專業形象

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講師張超雄指出,社會人士普遍要求社工具備良好的情緒商數(EQ),有能力自我控制情緒之餘更要輔導他人,如果社工涉及自殺行為,便會成為壞榜樣,除了影響專業形象,亦會令人產生「能醫不自醫」的觀感,令接受輔導者感到困擾。

立法會社福界議員張國柱認為,社工絕不應以自殺解決工作壓力,社工尋死亦反映政府社福政策的惡果,個別機構社工晉升至管理階層「三煞位」後,要為機構爭取服務標書,失敗會被上司責怪,中標又會被下屬評為派發過多工作,吃力不討好。
.
資料來源:Yahoo! 新聞


要求《明報》就昨天有關社工自殺的報導引述本人觀點部分作出登報澄清
週六, 2010-05-08 00:19 — 正言匯社
致:《明報》突發組主管馮先生
由:張超雄(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講師)

日期:二零一零年五月七日

昨天(五月六日)《明報》一篇題為「電台教抗逆 資深社工上吊 疑工作問題困擾」的報導,當中錯誤引述了本人對事主自殺行為的嚴苛批評,造成對本人聲譽及公信力受損。本人特此聲明,該報導嚴重曲解本人意見,並要求《明報》作出登報澄清。

前天事發後,曾有四名分屬不同傳媒機構的記者分別致電,要求本人就事件作出評論,當中《明報》記者為最後一位。本人向該記者清楚指出,社工承受龐大壓力源於整筆撥款令社工人手減少及工作量大增,事主作為機構的中層人員,既要面對管理層的壓力,同時亦要處理來自前線員工的非議,兩面不是人。而社工的情緒智商普遍已較一般人為高,事主所承受的壓力是可想而知。該記者進而詢問本人是否認為事主會成為其輔導對象的「壞榜樣」,本人當時對記者說法只是表達同意,並進而強調事主承受的壓力很大,但因事主身為中層人員,較少機會直接進行輔導工作,故此應該不會對輔導對象造成負面影響。

本人對四名記者概述以上內容相同的觀點,當中只有兩份報章作出報導,而《星島日報》則如實報導了本人意見。本人必須強調,所謂「壞榜樣」只是記者自己的說法,本人的確並無此意,亦絕無如此說法。該記者明顯以此詢問手法套取自己期望獲得的觀點,行為有欠道德。

本人曾在2007年及2008年兩度進行有關社工壓力的研究,深明同工承受的壓力非輕,而近年同工壓力大增,是由整筆撥款制度直接造成的惡果。

本人再次重申,《明報》必須作出登報澄清,並期望傳媒同業理解其不負責任的報導,不但是在事主的傷口灑鹽,亦對評論人構成不可彌補的傷害。

資料來源:香港獨立媒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wace 的頭像
    swace

    若無其事的活著~~

    sw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