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長」陳之漢先生,跟棒球界幾無淵源,只有在中信兄弟的比賽擔任過開球嘉賓,還是贊助廠商找的。去年底到今年,對於棒球的看法,卻讓媒體輿論高度關注,也引發球迷反感。
作為一個職棒球迷,這廿幾年來的風風雨雨,我不想怪任何單一的個人或組織,不想怪放水的選手、教練,還是那些黑社會、組頭搞爛台灣職棒,甚至館長這樣「賺點水錢」的賭博掮客,我也不想責怪他們。
我寧可反省,台灣人不夠愛棒球,才讓這些壞傢伙作怪。
12強冠軍風潮,我沒有很熱情投入,也很少有什麼感動或共鳴,這十幾年雖然沒有說完全沒看,但也沒進過場,上回把棒球賽從開始看到最後一個出局數,也不知道多久之前的事情。會這麼淡漠,跟賭博放水沒多少關係,而是受不了棒球迷的「十字架」。在發生那麼多事之後,繼續著迷棒球,好像是罪,要忍受冷嘲熱諷,甚至有人指著我鼻子「台灣棒球不會進步,都是你們這些球迷害的。」
台灣人從來沒有單純的熱愛棒球,只有工具性利用─政府拿來國族動員,經營者當成廣告打知名度,黑社會拿來當賭博。選手、教練還是相對比較有熱情的,但也有人只是為了維生才打球,沒辦法,很多運動選手缺乏謀生技能,在這個行業裡過一天算一天,有機會能撈的話就撈,發生收錢放水也不意外。
球迷也差不多,拿冠軍才喜歡棒球,打得爛就罵,發生舞弊、醜聞,就說永遠不看。
這次12強冠軍,很多人都說,他們十幾年沒有看棒球了。很多國家都發生過職業運動舞弊,國家隊長期表現不佳的也很常見,從來沒聽過,他們的球迷就這放棄關注這項運動了。
不看也沒有用,亂七八糟的事情照樣發生,而且因為關注的人少,「有心人士」更能為所欲為,反正輿論也沒關心,做壞事沒人罵,媒體不報導,沒有監督。
職棒賭博爆發時,有人問:同樣是公眾人物,影視明星私生活不檢點,粉絲照樣相挺;政治人物腐敗墮落,支持者仍然死忠,人氣居高不下的所在多有‧為什麼獨獨對職棒選手如此殘忍?涉賭放水就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而且只是稍微涉嫌,偵辦過程中交保就要開除?且終身不能再回職棒球場?
只能說,我們對棒球的愛不夠,至少比起演藝人員的粉絲,或政黨支持者,沒有那樣的狂熱和激情。但這樣「冷靜理性中立客觀」,也沒有讓棒球變得更好,反而讓一堆閒雜人等隨隨便便就能說風涼話。
棒球電影《Moneyball》有句經典台詞「How can you not romantic about baseball」,中文翻成「你怎麼能不愛棒球」?是啊,如果你不愛棒球,它就會消失了,只會變成一種工具,不是政治動員,就是用來牟利,甚至是賺黑心錢的工具。千萬不要等拿了冠軍才愛,否則哪天它消失了,要愛都沒得愛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