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到了,很多人都看著親友送來,堆積如山的月餅發愁,不曉得要怎麼消化光。
其中不少可能是來自社福團體的庇護工場,每年到了中秋季前後,可看到很多機構在哀哀告急,一下子「各單位訂單持續逐年下降」,又說「比去年同期少了3成」,然後是「銷售量都不如以往,讓認真工作的憨兒們都快樂不起來」,好像這些庇護工場真的快要撐不下去了。
到最後,這些月餅其實都會被政治人物、大企業整批採購,再轉送給公務員、選民或員工當秋節禮品。以前我還在社福機構工作時,每到秋節,辦公室就是一盒一盒不同庇護工場月餅,為了將他們「解決掉」實在傷腦筋。
蠻多朋友在被這些月餅撐到受不了時,不免也問我,為什麼庇護工場不能開發點別的產品?幾乎都在做吃的,然後大部份又一定會作月餅,沒有市場區隔當然會滯銷啊?
這不好回答,庇護工場會選擇生產月餅,也是有演進過程,機構多半嘗試開發過其他產品,但成本更高、銷售成效不佳,只能回頭做舊產品,而且舊產品原料採購、技術指導,各方面都有熟悉的供應商和師傅,要開發新產品還要重新建立資源、關係,再從新建立製造流程,這對人力、社會網絡缺乏的社福團體來說,恐怕有困難,而庇護工場勞動的又多半是心智障礙或精神障礙者,要學習新技術或製造流程,也需要更多時間、精神,和更多就業服務、輔導、特別教育人員的訓練和指導,所以開發新的產品就更加困難。
閱讀全文 請點這裡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