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柏村過世,這幾天看同溫層一片罵和幸災樂禍,不過,他當行政院長的那幾年,民意支持度是很高的。當然,那個年代民調可信度很有問題。
但是,選票不會說謊吧?1991年底二屆國代選舉,國民黨拿了3/4席次,民進黨則是創黨以來的挫敗,終止1986年創黨之後的成長期。如果民眾這麼討厭郝柏村,國民黨的票是哪冒出來的?不過那次是民進黨第一次面對全國性、每個縣市都要提名、輔選的選戰,才成立五年是可以選的多好?
郝柏村可以「深得民心」,主要還是他「治亂世用重典」那套,獲得當時台灣社會經濟支柱的都市保守中產階級熱烈支持,他搞的什麼八大行業凌晨三點就要關門、嚴厲打壓社會運動、掃蕩治安、極端反台獨(1991年獨臺會案)、擁抱經濟開發主義(建五輕、六輕、核四,六年國建)....種種「維穩政策」,是不是真的有促進社會秩序或發展?見仁見智,但當時社會保守中產階級是很買單的。
親李登輝的國民黨本土派,還有部份獨派不斷鞏固一種說法:他能夠當行政院,是李登輝「傑出的一手」,既讓「軍隊國家化」,又能分裂國民黨保守派,政治《國際橋牌社》大致也是這套論述。但這種論調多半是96年之後,李登輝透過總統直選掌握國民黨大權之後才出來的,1991~93年可沒有人那麼說。而李登輝其實是個藏不住話的大嘴巴,如果他真的有這樣的想法,早就會說出來,不會等到這麼久。
很多人後來會說,不整飭軍方,他們會政變如何云云,其實熟悉台灣國防的人都知道,軍隊實質掌控者是美國,台灣這些將領權力有限,而且當時部隊服役的基層軍士官兵,絕大多數都是台灣人,如果真的要政變,一定會遭到嚴重的抵制。
而想要策劃一場政變,保密是非常重要的,以當時的狀況,如果真的要政變,消息不是被基層台灣士官兵外流到台灣社會,就是被美國人的內應傳給CIA。
如果真的要政變,軍隊還必須要有一個極穩固、排外,內聚力極強的小團體,譬如說像韓國軍中的「一心會」,朴正熙、全斗煥都是用政變上台(請去看電影《南山的部長們》,還沒有下片),國民黨從中國帶來的軍隊,派系林立,結構鬆散,缺乏紀律,後勤體系極仰賴美國,也從來沒出現過「一心會」這種小團體,搞些「拉法葉艦」、「尹清楓案」式的大分贓是還可以,真的要造成政治體制的翻轉,是很困難的。
李登輝會用郝柏村,說穿了不是什麼奇技巧謀,只是跟國民黨保守派的妥協,當然,這種妥協的動機也有正有負。往好的想,國民黨的統派、保守派後來真的江河日下,直到分裂出去變成新黨,鞏固了國民黨本土派,瓦解了統派、保守派的力量,這批人日後再也沒有回到台灣政治的主流。
往壞的想,80年代末解嚴之後,政治開放、社會運動、輿論媒體鬆綁蓬勃發展,讓國民黨窮於應付,而經濟成長之後,帶來貧富差距擴大、犯罪猖獗、幫派橫行、金錢遊戲氾濫、經濟詐騙案層出不窮(鴻源、十信等),當時的社會保守中產階級,當然會有「社會好亂,要有人出來整頓」的「望治」心理,而李登輝也知道,要是這樣「亂下去」,崛起中的民進黨遲早會把國民黨取而代之,他自己位置也不保,這時適時推出「強人」郝柏村,讓他去扮黑臉,左手鎮壓社會運動,右手肅清犯罪,可以幫國民黨穩住中產階級的支持,同時打擊獨派、民進黨,一兼二顧,何樂而不為?
回頭想想,「李郝體制」成形的頭兩年(90~91),國民黨的宣傳機器,可是不斷塑造兩人「如膠似漆」的形象,說什麼兩人「肝膽相照」,而郝柏村推動的那些政策,李登輝又真的有反對哪幾條?除了私開軍事會議、侵犯他的統帥權那些以外,要蓋五輕、六輕、核四、六年國建,打壓台獨,整飭治安,李登輝出來反對過什麼嗎?而國民黨本土派,在李登輝離開之後,迅速土崩瓦解,統派跟著馬英九捲土重來,現在又藉著韓國瑜借屍還魂,說明李登輝就算想用郝柏村去瓦解國民黨保守統派,也是白忙一場,終李登輝掌握國民黨12年,他從來沒有真的消滅過這群人,頂多就是權力平衡而已。
那郝柏村是又怎麼垮掉的?主要還是本來支持他的都市保守中產階級,不再那麼挺他了(類似韓粉跑掉的狀況),包括政治形象始終沒什麼改善,軍人大老粗的那套一直都沒改變,台灣逐漸進入媒體開放時代之後,這點非常傷,特別是對選舉來說。而他整飭治安的措施,有沒有控制犯罪還不曉得,卻干擾民眾生活,引發不滿,最關鍵的還是王建煊想搞的「土地增值稅按實價計算」,嚴重侵犯了有地有房的保守資產階級的經濟利益。
1992年底立法委員選舉,民進黨在席次和選票上都大為成長,其實國民黨在立法院還占了近2/3的席次(102/161),但他們選票的流失,和民進黨的成長,已經是明擺的事實。李登輝此時覺得,郝伯村對他鞏固權利,已經沒多大「利用價值」了,也就把他甩掉了。之後他跟隨新黨出走,參選1996台灣第一次總統直選,已經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郝柏村就是一個不合時宜的老軍人而已,他想讓台灣回到蔣經國時代,卻完全失敗。郝柏村當行政院長,離蔣經國逝世不過兩年,但是他、國民黨保守派,甚至許多台灣人都沒意識到,雖然不過僅僅兩年,台灣的改變已經天差地遠,再也回不了頭。就像現在,雖然台灣人對的升學體制和醫療服務有很大的意見,但是要台灣人回到聯考、沒有全民健保的年代,可以想像嗎?自由和權利的滋味,一旦嘗過,是絕對沒辦法忘記,也不會容忍被剝奪的。
對於民進黨、獨派來說,郝柏村還是一個比較「容易對付」的人,相較於後來掌握國民黨或泛藍的政治領袖,郝柏村沒有宋楚瑜的城府心計、沒有連戰的家大業大和政商關係、沒有馬英九的帥氣和群眾魅力、沒有王金平綿密的社會網絡支持,甚至韓國瑜的搞笑和群眾煽動能力,郝柏村也望塵莫及。李登輝辦公室主任王燕軍受訪說的:「郝柏村也算是一代名將,只能說福壽雙全。」也算是個公允的寫照,而他能「福壽雙全」,也是拜台灣人的「仁慈」,他沒有遭到民進黨「轉型正義」的清算。
比較起他軍中的同僚、晚輩,絡繹不絕前往對岸「朝聖」、聲索利益,他算是還有點「氣節」,譬如說他曾勸告台灣退將不要去中國參加「抗戰勝利閱兵」,甚至說去中國的「乾脆就不要再領終身俸了!」,又多次為了「抗戰史觀」批評中國政府。和許多退將成為「兩岸紅人」相比,郝柏村從中國獲取的政治利益,遠遠不及於他的許多軍中同僚和晚輩。
蔡英文對郝柏村講的那些場面話,受到很多獨派的攻擊,但是對蔡英文來說,他對於還佔選票相當比例的統派、深藍,總是要敷衍一下,甚至必須「捧高打低」、「敵中作敵」,去製造「內部矛盾」。所謂親中還是有差別的,只有守住底限,有些人仍然會受到起碼的尊重,不斷製造政治對手的焦慮感和不安全感,只會製造另一個韓國瑜。在當前全球都被疫情燒得一塌糊塗之際,還有餘力展現這種「政治手腕」,也算難能可貴。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