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_2__1118721963  81093  7906795274_feebeee715_o

本文是看完《邱毓斌:社運參政要不要搞copy+paste?》之後的一點感想,要了解我在寫些什麼,可以點去看原文。

一、「知名度」。其實「知名度」是一個沒辦法量化甚至明確定義的東西,甚至它有很多面向,就像「知名度」有「聲名遠播」,但也有「惡名昭彰」的,像鄭捷保證有全國的「知名度」,但我想沒有政黨敢提名他。此外,知名度也有地方和全國的差別,有的人沒有全國的「知名度」,但是在區域內就很有名,有的人雖然有全國「知名度」,但被扔進某個區域去選舉時,他的「知名度」就被稀釋掉了,以本區來說,范雲全國的「知名度」可能高過蔣乃辛,可是在大安區裡面,蔣的「知名度」卻遠高於范。又如鄭村棋是有全國知名度的(前)工運領袖和「名嘴」,但他去年參選基隆市第2選區議員,只拿到932票(該區第一高票7,877,當選尾2,573,落選頭2,343),不如其他沒有全國「知名度」的地方政治人物。這是要參選的社運團體必須要思考的一點。
二、「社會網絡」。除了向「關注不同領域議題的團體、社區組織、社區大學、工會」爭取選票之外,「傳統」的「社會網絡」也可能發揮意想不到的功能,這裡不是講國民黨傳統地方政治的那種政商關係或者樁腳組織系統,那種我們也打不進去,而是鄰里、校友、宗親、職業行會、專業團體這種中性原來比較沒有政治色彩的,而且向社運團體爭取選票,可能還要冒著被批判的風險,這種風險來自廿多年來台灣社運發展不可避免的意識形態、路線分歧,以及不是所有社運組織都認同選舉路線,但是許多傳統的「社會網絡」其實只在意你是不是一份子,不會太在意你的意識型態,一個年輕參選人在宗親的眼中就是一個「小弟弟、小妹妹」或「後生仔」而已,就算拉不到票他們也不會當場給你難看。如果找社運團體,搞不好有人就先跟你從當年「野百合學運」、「80年代自主工運」、「90年代反核四」開始算帳。我看有些人文宣上只登了大學學歷或留學國外的博士,可是,在地方型態選舉,文宣上寫留美博士還不如你是在地某國小國中畢業的,以前我看很多地方公職選舉的文宣,竟然很多人都從國小開始寫,只覺得好笑,後來一想,這是有道理的,在跟地方內選民互動的時候,很可能碰到校友,這時候就可以給對方留下印象「你是XX國小畢業的?我也是耶!你幾年畢業的?80年?我是79年啊~~學弟/妹好啊!你的導師是誰?XXX啊,哎呀~~我當年給他教過自然啊~~聽說他去年已經退休了」,「你是xx國中畢業的?我也是啊!你是哪一年畢業的?75年?幾班啊?15班?我們在同一棟樓同一層啊~~啊~~我想起來了,那時候我們班的XX還去追你們班的XX~~~」這樣脈絡就建立起來了,在不是意識形態或黨派取向的地方型態選舉,有時候,能留下印象就意味著選票。過去也發生過打著鮮明社運旗幟的參選人,最後發現選票其實來自家族宗親關係這樣的事。
然而,上面兩點其實是一體兩面,社運參選有些策略似乎就想複製92年黃信介元帥東征花蓮立法委員選舉的模式,在一些區域投入有全國知名度的社運人士,而這些人未必跟地方有什麼脈絡或連結,這在建立「社會網絡」就會吃虧,所以再怎麼有知名度,還是要長期去深耕地方,找一個根據地去以團隊方式長期經營,但是不一定要去經營樁腳或政商關係,發展一套自己的經營方式,短期一兩屆可能不一定有什麼結果,但是做個八年十年誰知道會發生什麼?像16年前綠黨在本區選議員已經可以拿到10,000票了,想想,如果16年都有人出來選,都有經營,搞不好現在已經有一兩席議員了。至於要怎麼經營,這我就不是專家了,但是去年已經有一些第三勢力成功了,或者即使落選都已經拿到不少選票了,問問他們也許可以得到不少經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w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