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關廠工人在台北火車站臥軌抗議,又是一堆批判抗爭太激烈,侵害民眾權益的聲音出來。甚至還有被阻礙行程的旅客,連「壓死他們」這種話都說出口了。也有報紙用評論和投書的方式,譴責工運團體不理性抗爭等等。

其實這一點都不是新鮮事,只是台灣卅年來社會運動發展之後的標準作業流程而已。社會中往往都有一大群人從來就不對社會運動、抗爭友善。社會上永遠都有一批人,對各種社會的變革漠不關心,只注重自己的利益,甚至可以說,關心的人永遠是少數。去翻翻八零年代的台灣各大報,就會看到,每次各種社會抗爭,什麼「暴民」、「不理性抗爭」、「破壞安定」、「增加社會成本」......沒有一句好話。前幾年,有些媒體被民進黨執政下的新聞當局處罰時,一直罵民進黨喪失當年社會運動的理想,就算民進黨喪失當年的理想吧,可是這些只會抹黑社會運動的媒體又有什麼理想?

鄭南榕自焚,現在很都台灣人都很敬仰,甚至我前面說的媒體要被民進黨罰的時候,還抬出鄭南榕來指責民進黨是在打壓言論自由。但是,鄭南榕自焚的那幾天,所有台灣的主流媒體都說他是「喪心病狂」「瘋子」,甚至還說他向警察「扔汽油彈」。

臺灣的媒體或那些操縱輿論的人,什麼時候才開始對社會運動的評價稍微友善一點?就是等到他們自己也得上街遊行的時候。90年代之後,國民黨分裂出新黨,這些失寵的當權派也得上街抗議李登輝「獨裁」之後,才發現原來抗爭是這麼玩意兒。我還記得有一次新黨在台北市發動大遊行,但當時電視台(當時還沒有多少,只有老三台,民視公視都沒有)都冷處理,就有新黨支持者的地下電台要大家打電話去三台抗議,我暗自好笑,這些傢伙今天才發現台灣的媒體對社會抗爭是這種態度啊?怎麼80年代的時候這些人不出來「主持正義」?宋楚瑜脫離國民黨的時候,也批評媒體對他報導不公,這實在很荒謬,這位老兄曾經控制著所有台灣新聞媒體的管道,對民進黨或早期黨外及其他社會運動,不是抹黑醜化就是假裝不存在,當時都沒有自覺,現在倒批評起媒體對他不公了。

可是當社會進步了,大家不是都一起享受著同樣的成果嗎?歷史到底是證明了誰對誰錯?可是社會要整個對不同異已的聲音能夠包容,可能要走到很漫長的未來。至於有人檢討什麼策略,那就好笑了,從來就沒有什麼更好的方法,這些弱勢者可有什麼更好的選擇?他們有選擇戰場和武器的權力嗎?好像真的有人以為社運像遊戲一樣,可以愛怎麼抗爭就抗爭,都不用流血流汗,也不必付出代價,好像還真的有人以為有的人是出於樂趣去臥軌。也曾經想過是否可以少一點暴力或流血,但是我發現那從來不是抗爭的人能決定的,激烈的程度從來都要看政府打壓的程度。有些抗爭表面上很平和理性,那是因為政府沒有嚴厲鎮壓。06年倒扁反貪腐紅衫軍如果一開始,民進黨就派鎮暴警察大打出手,早就血流台北市了,那來什麼平和理性「自主公民進場」?

我關心政治的很早,讀小學的時候,就曾經被同學笑說是「民進黨暴民」了,可是,歷史證明了我是正確的。對於那些抗爭的人,只是要一直忍受這種屈辱和痛苦,直到要平反的那一天。政治或法律的平反比較容易,但是名譽的平反,要叫那些曾經污衊別人的人承認錯誤,就是很困難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wace 的頭像
    swace

    若無其事的活著~~

    sw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