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沒看過幾部侯孝賢的電影,不過他是不是很喜歡讓他戲裡面的男角色全死光?《悲情城市》是這樣,《尼羅河女兒》也是這樣。還有他似乎很喜歡電影裡面有一點黑社會、幫派的東西(《悲情城市》、《尼羅河女兒》還有《好男好女》),但拍出來感覺不到位,顯得多餘。

2看完這片會覺得台灣經濟卅年都沒發展,廿多年前台北市就高樓大廈、車水馬龍了,現在還是差不多。

3.30年前肯德基格調不比現在的星巴克差,制服也好看多了,不曉得當年有沒有一堆年輕人看了這片都擠去肯德基應徵工讀生?還有,當年台大的肯德基,是在誠品的隔壁這邊(現在是屈臣氏嗎?)

4.裡面那間曉陽他哥和小三那票兄弟開的餐廳(是叫「粉紅點」嗎?),好像是在以前中興法商附近,但不確定。

5.蔡燦德演楊林的妹妹,想說這兩個人年紀有差那麼多嗎?後來查了一下才發現楊大蔡10歲!

6.其實整片拍起來結構很鬆散,角色也不鮮明,很想說這是侯孝賢失敗之作,以前看過類似評論,不曉得是侯自己講的還是別人講的,說這是侯想走類型化電影的嘗試,但失敗之後就沒有再試過。《尼羅河女兒》對我而言可能最大的意義是記錄了那個時代,如果我在1987年看這部電影,可能不會有啥時代感,這種「時代感」要今天才看得到,但當時是不會覺得這部電影記錄了這個時代的什麼。

7.看這片其實是想回憶80年代末的台灣,裡面大部份場景是在台大、公館、寶藏巖(鏡頭常帶到台電大樓)、建國南北路高架橋兩邊拍的,對80年代台北市街景會懷念的,大力推薦。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尼羅河女兒 侯孝賢
    全站熱搜

    sw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