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用福利提高競爭力,我們呢?

2017年02月25日12:17

陳昱名/高雄醫學大學高齡長期照護碩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

香港,一直以來都是亞洲金融商務經濟發展的指標性城市,人均收入排行亞洲前茅,一直被認為是放任自由主義成功的典範,被譽為東方明珠。

香港政府一向秉持市場機制與適者生存的價值觀,以低稅率但同時也低福利的政策路線,鼓勵人民為自己的生活負責、加強競爭力,一貫反對重視財富重分配與社會服務支出,過往經常被我國政府人士與資本家拿來當作「經濟優先、福利暫緩」的樣板。

但只重視經濟卻忽略社會平衡發展的代價也日益沉重,經濟收入固然是亞洲一流,貧富差距、老人貧窮率、自殺率、房價難以負擔、生育率低落等問題,卻也都已經到達世界最糟糕的地步。

因此,近幾年的香港財政預算案都開始可以看到對社會福利服務的重視,是一個相當大的改變趨勢,舉近日公布的《香港特區政府2017-18年度財政預算案》為例,其主要派糖項目幾乎都是集中在身心障礙與兒童福利服務、長者津貼與高齡照顧服務的擴張。

首先,在長者生活津貼之上再加碼高額援助,並放寬長者生活津貼的資產上限,首年開支約65.3億港元(以下同);

其次,增撥2.53億元加強提供資助安老宿位和長者日間護理服務,增加照顧補助金;

第三,增撥1.76億元支援身心障礙人士住宿照顧、日間訓練及職業康復服務,以及學前康復服務等名額,並加撥3,200萬元增加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24名社工,及72名福利工作員員額;

第四,增加1.45億元給日間及提供住宿幼兒照顧服務和學前康復服務的單位,以提高幼兒保育人力的薪酬。
從預算來看,香港近年來的福利支出堪稱有長足的進步,社會福利經常開支在2012-13至2017-18年度已足足增加了71%,由428億元增至733億元,比起十年前的水準更是增加了一倍有餘。

然而加大福利的同時,經濟表現如何呢?雖然陸客自由行大幅退燒,造成外部市場導向的服務輸出經濟規模萎縮,但香港內需市場卻逐年成長補上,根據香港特區政府出版之《二零一六年經濟概況及二零一七年展望》,香港經濟成長率仍在2015年達到2.4%,2016年增長1.9%,並維持3.3%左右的超低失業率,通貨膨脹連續5年走貶;

代表性經濟指標「人均GDP」方面,根據香港貿發局的統計,自2013年以來,以每年人均增加2000美元的幅度增長,2015年已至42100美元,反倒不似福利擴張一般給人的印象,會拖垮經濟發展與競爭力。

因為適度提高弱勢族群的福利服務與津貼額度,反而可能是對經濟成長有利的,因為民眾接受了更多的社會服務之後,將更有空間去提升自己的生產力(例如當老人日間照護中心收納人數增加時,原本在家照顧長者的人力將得出時間和心力投入經濟生產或學習),弱勢民眾獲得津貼時,不像中產階級可能會存起來使津貼變成不動的死錢,或者是像富人可能會進行非生產性的股票炒匯投資,反加大通貨膨脹,弱勢通常會傾向增加生存優勢的實際消費上(例如食物、看病、子女教育等),更能創造金流循環,擴大內需經濟規模;
其次,香港近年來的福利投資也開始看出不只是灑錢,更重視的是實際執行社會服務專業人力的員額增加與薪資調漲,因為唯有如此,福利服務量能才會真正增長,塑造友善家庭與弱勢的環境,民眾的需求才能真正得到更多幫助,因社會工作人力不足所導致的諸多憾事才能得到實質的降低。

香港的故事當然還有很多缺點可以講,其福利預算離歐洲福利國家仍有一大段距離,貧富差距的改善至今仍然有限,基層悲歌(如籠屋)仍然層出不窮,房價依舊貴到年輕人失去希望,近年來的福利增長,其實只能算是面對問題嚴重到極點後的稍稍補救。

但香港近年的發展經驗至少證明了一件事:社會福利不是經濟競爭力的反義詞,給相對弱勢的員工和有需求的人民好福利,幫助他們有喘息的空間,反而更能激發競爭力,更有助於經濟成長和社會平衡發展。

台灣政府目前似乎也走在十字路口,不管是開辦長照服務、健保點數核刪、DRG或要落實勞工周休二日,政府和企業主似乎都是用減法負向邏輯在看待這些事,認為社會福利開辦就只是燒錢。

政府不願承擔長期的人力資源培育成本與職業承諾保障,一味希望用公辦民營模式規避付出的責任,慣老闆們則只會用cost-down思維將員工壓榨到極致耗竭,缺乏深耕經營與高素質人力,服務品質只會日漸崩壞,最終是整個社會受苦,企業被淘汰。

奉勸執政團隊與企業經營主們,香港加大福利投資的省思,正提醒著我們,願意付出、願意體諒、願意投資並善待人力,才是社會平衡與企業永續之道。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w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