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學校社團是很累人的,首先,你要確定組織要有一定的人數,所以招生很重要,留人很重要,招生始終沒有什麼很好的方法,新學年擺攤,要在校園裡面顧五天左右。然後人進來了,要想辦法留住他們,那又是一個很困難的工作。然後,一個學運社團裡面,有三五個人就算不錯了,但是人少又這麼密集的互動,通常搞學運的常常都跟自己班自己系的同學很疏遠,這三五個人可能是大學生活裡面還有人際關係的幾個人,摩擦和衝突在所難免。前幾年我聽說還有人特別去學一些團體動力的東西想處理這些問題,但好像沒什麼效果。            

除了自己人以外,跟已經畢業的學長姊也要搞好關係,那是學運社團少有的一點resource,每學期如何去設計活動,也是一個大工程,因為大家想要的東西,關係的議題,有時候會差很多,要怎麼去平衡大家的需求?還有或多或少跟其他學校的社團也會有一點關係,這也要想辦法維持住,有時候你社團狀況好,換友社出狀況,或者友社狀況好,換你出狀況,有時候才一年,彼此社團的人已經都換到互相都不認識了。然後,學校三不五時來找麻煩,也要應付一下。            

還有一個─錢,其實不太成問題,但如果真的要辦一點大活動,這也要傷一點腦筋。                                                                        

忙了一學期,寒暑假還要幹訓、下鄉,包括前置作業、後續收尾,事情大概也是滿滿的等著。                                                          

我自己在學運社團的經驗,差不多就是這樣子,但我們那個年代沒有黑島青、沒有樂生青年、沒有激進側翼、也沒有島國前進,想要做學運,就要在自己學校搞,似乎沒什麼捷進。好處是,如果真的有投入,累積出來的經驗或一些人脈關係會很寶貴,那些時候經歷過的事或認識的人,可以成為一輩子的資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w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