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記者陳麗婷/台北報導】2014.04.25 03:13 pm
民間團體、地方政府積極推動食物銀行,盼將多餘資源送給需要的人,官方也加緊腳步,讓其運作法制化。衛福部社會救助司長李美珍表示,未來將在社會救助法中建立「實物給付」專章,條文內容將朝向友善、可近性、在地化與彈性,希望受惠者除低收入戶等弱勢外,新貧與近貧等族群在經社工評估後,也能隨時給予必要協助。
為擴大照顧弱勢對象,衛福部已將「社會救助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新增「實物給付」專章,於去年11月送立法院審議。李美珍說,因民間及地方政府推行食物銀行已多年,因此,立法精神不希望讓民間或地方政府設限太多,應給予更多彈性空間,包括給付對象、物資調度、運送等。
她指出,給付對象不只限於低收入戶,包括近貧、新貧等族群,社工可隨時評估、調整,給予適度的協助。物資調度方面,除重大災害等狀況,中央機關會進行調度,例如由北往南調等;其餘由各地方政府之間彈性調度,至於物資的運用方式,民間或地方已設有倉儲可定期送給需要者,或以食物卷、物流配送到各機構,都由地方政府等自行考量,中央機關給予必要的協助。
【2014/04/25 聯合晚報】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