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25日 04:34  來源:勞動報 選稿:劉軼琳

  4年來,除了晉陞到社工師多了200元,楊浦區大橋街道青少年事務社工陸珊珊的工資單從來沒有任何數字上的變化。

  記者昨日了解到,本市已在浦東、閔行、盧灣等區縣進行了社工收入改革試點,引入以崗論薪、因人而異的新薪酬模式,改變社工收入“一成不變”的現狀,激勵他們更好地工作。

  據了解,目前上海共有社工4萬多名,取得社工職業資格證書的有8000余名。“但這8000多名擁有資格證書的人卻並不一定在社工崗位上。”市民政局事業社會工作處處長黃志華告訴記者,由於現有的社工薪酬標準主要是以學歷為主,專科畢業的社工月薪為1500元,本科畢業可拿到2000 元;晉陞到社工助理和社工師,則分別在這基礎上多加100和200元。

  “CPI升了,最低工資標準漲了,可我們收入紋絲不動,一年工作下來連到近郊的旅遊都沒有搞過。”楊浦區社工站站長馬一峰搖搖頭,“一些來實習的準畢業生,我們覺得挺有培養前途的,可人家一看這情形,都被嚇跑了。”

  不僅福利跟不上,社工幹多幹少、幹長干短,工資都一個樣。“即使是擁有多年工齡的‘老法師’,也只能按照學歷和職稱拿工資。即便搞了特色項目,也不會跟月收入掛鉤。”基層社工心裏頗有微詞。陸珊珊所在大橋街道總共9個社工,去年一年就走了3個。

  黃志華透露,從事青少年事務、社區禁毒、社區矯正等三類崗位的社工每年的“流動率”高達5%。“這個數字裏,有個別人本來就把這個崗位當‘跳板’,但也不排除有一部分是因為工資低。”怎樣才能更好地把人才留住?黃志華認為,政府在制定社會政策時考慮讓社工收入有所提高應該是發展初期的第一步。如果再能輔以人文關懷、社會尊重、重獎社工領袖、評選十傑並頒發榮譽證書等方式,一定會對樹立社工職業精神以及職業地位起到積極作用,進而讓更多社工愛上這份工作。

  據黃志華介紹,浦東新區已試點將三類社工合併在一起管理。“隨著社會組織的發育壯大,社工的工資問題肯定會被逐步解決。”他還告訴記者,以崗論薪、因人而異的新薪酬模式今後將被採用,新的模式考慮結合社工的工齡和工作成績,使之更人性化,更具合理性。“現在,盧灣、閔行等區正在實踐摸索,陽光青少年事務中心也進入了方案的制訂階段。”


資料來源:勞動民生—上海頻道-東方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w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