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編譯葉亭均/綜合外電】
2012.09.04 03:25 am
美國政治經濟學家艾伯史塔特(Nicholas Eberstadt)指出,美國過去50年的治理已歷經根本變革,聯邦政府變成福利機器,致力將更多資源投注於把金錢、商品與服務轉移給民眾,非但忽略了其他更重要的任務,還導致政府財務負擔日益吃緊。
根據經濟分析局(BEA)資料,以美元現值換算,美國政府在1960年向個人撥出的福利金總額約240億美元,但2010年躍增近100倍,超過2.2兆美元,換算成每位民眾約獲得7,200美元。就算經通膨與人口成長調整後,個人福利金支出在過去半世紀仍急增727%。
艾伯史塔特投書華爾街日報指出,50年來福利支出恣意擴增,已完全扭轉聯邦政府的優先任務、結構與功能。
福利支出占1960年聯邦政府總支出的比率遠低於三分之一,與1940年代相近。但接下來數十年,福利金占總聯邦支出的比率激增,在2010年升抵三分之二。
與貧窮或收入相關的福利支出,占美國政府2010年支出達6,500億美元,但在1960年至2010年間,經通膨調整後,該數字增加逾30倍,相當平均每年成長7%。不過在6大福利支出領域中,聯邦醫療保險與醫療補助計畫的成長最為驚人。
這個趨勢反應美國人愈來愈依賴政府,以往自食其力、拒絕政府津貼補助的文化已逐漸褪去,反而建立起龐大的公共津貼制度,並將領取福利的生活方式常態化。
艾伯史塔特指出,美國正走向象徵性的臨界點:逾半數美國家庭領取政府福利補助。領取福利金成為美國式生活的一部分。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