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影展全部結束了,再把我去看影展的一些觀察和感想說一說。
      
      1.主辦單位很自豪的是很多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去看紀錄片,但事實上因為如此,映演場地往往擠滿了觀眾,多到甚至都要做到走到跟地上去了。如果是高中生就罷了,年齡長的人總是比較自制,問題是常常進場的是一大堆小學生,你要一堆小朋友守秩序,談何容易?
      小朋友在開映關燈時,一定會尖叫,然後開映之後,一定會唧唧扎扎講話。
       大家都是買票進場的,有的人就要坐地上?然後忍受一堆悉悉索索的雜音?
      我不是說讓學生或小朋友進場不好,我也當過小朋友,能夠去校外教學當然是一件很高興的事,但是我不知道這些帶學生進場的老師,有沒有跟小朋友說要看的是什麼東西?內容是什麼?如果沒有的話那根本就失去教育的意義。

      2.一堆朋友在聊天時說票賣完了但是現場還有很多空位 。

      3.這次會場一個在科博館,另兩個在美術館和文化中心,因為科博館和美術館、文化中心有一段距離,所以大家要趕場有朋友就說難道就不能找一個稍微近一點的場地?我記得2年前在台北市辦的時候,三個場地分別在台泥大樓、欣欣晶華、台北光點,三個場地加起來用走的也頂多廿分鐘。

      4.場地距離遠就算了,映後座談又常常很長,擠到下一場的播映時間,比如說某一場是1230開映,但因為前一場拖到1220才散,所以變成也許晚10分鐘開映,等於晚10分鐘結束,也造成大家趕場的壓力。
      附帶一提,11/3(五)跨界與探索(二)映後座談有發生過觀眾向主持人馮賢賢嗆聲事件

      5.影展的片頭實在拍的~~~~~一個看起來像遊民的人,打盹時被攝影機聲音嚇醒,這是暗示紀錄片工作者可以隨便去侵擾別人的生活嗎?

      6.影片介紹有一些怪怪的─
         患難與共:「卡特琳娜開始面對康復機率極微的先生......」讓我以為他先生快~~那個了,結果他先生不但活的好好的而且康復狀況越來越好。
        跨界與探索(三) - 死亡意向書:「這一次,她決定結束她的痛苦,勇敢的抉擇自己生命的去向。 」好像故事的主人翁決定要安樂死了,但是看到最後其實也沒做什麼抉擇?
      拾荒的女人:「......並隨著她的四年的治療過程,紀錄其因藥物而生的變化及與家人間的互動。」其實片中沒有特別講到藥物對她的影響。
      美國地下軍-貝蒂賀斯特綁架案始末:「本片是當事人在三十多年之後首次面對鏡頭,道出事件始末的精彩作品。」其實從頭到尾卅多年後的當事人Patty Hearst,只對螢幕講了一兩句話,根本沒有「道出事件始末」。我本來很期待這片的,結果是這樣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w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