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一開始,女主角去拜訪案家的時       另一部劇情結構和本片類似的伊朗電影
候,案父講話都要透過耳語傳話給案       
《永恆的愛》
       
母表達,有沒有讓你想到"OH!MIKEY!"
裡面的包柏老師跟他媽媽?


社會工作在大眾流行文化當中,要找到圖像實在貧乏的可憐,就像美國長壽電視影集裡面以醫院為題材的,像《急診室的春天》、《實習醫生》、《HOUSE》,裡面可曾出現過醫務社工的角色?即使醫務社工在現代的醫院體制裡,已經是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所以當這樣子一部以社工為主角的電影,又是好萊塢第一線明星參與演出,我想應該蠻多社工會去看吧?也或者說不定大學裡的社工系會把這片拿來教學用。不過社工要去看,先決條件大概是你們要有時間吧?電影一開始,女主角的主管問她還有多少案子,她回答「38」的時候,我看台灣的社工看到這幕大概會尖叫或笑出來,因為我們的社工案量是38的兩倍三倍的,所在多有。

從社會工作專業觀點來看,這部電影演到社工的工作情境,倒是沒有偏離太多─電話會談裡跟案家雞同鴨講、懷著惶惑恐懼的心理去敲案主家的門、堆積如山的工作、為了解決問題四處找資源建立關係(女主角為了解決問題,跟警察成了朋友)、非自願性案主根本不知道要到機構做什麼,這些都是社會工作人員實際上的工作寫照。選角更是一大成功,Renee Zellweger那種純真、善良又加上一點傻傻的神情,實在是很多社會工作人員的寫照,好萊塢找來找去,像這種形象的演員,也只有她能夠把這種神韻演出來。

但是,這片最脫離現實的,還是一切的開端:女主角把案主帶回家照顧。就我所知道,全世界不可能有哪一個社福機構或社政單位會准許這種事發生(不過有一部伊朗電影,中文片名叫《永恆的愛》,英文是"Maternal Love",波斯文叫"Mehr-E Madari",導演是Kamal Tabrizi,他還拍過一部《風之絨毯》在台灣上映過,劇情倒是類似,也有社工人員把小朋友帶回家照顧的情節,差別在於是小朋友纏著社工的,不像本片是社工自己想照顧,這片台灣找得到vcd),這根本嚴重逾越社會工作的倫理,也會混淆社工跟案主的關係。

說到這個部份,《39號特案》倒像一個寓言故事,它給我們的教訓是「要幫助任何人都可以,但是如果逾越了份際,就會碰到妖魔鬼怪」《39號特案》的邏輯其實就這麼簡單,當然從社工的觀點來看,這種邏輯實在太簡化了一點。

另一個電影要表達的觀點可能是,近代社會中,人類為了解決各種因為文明發展衍生的社會問題,發展了很多的專業體系,甚至成為政治權力治理工具的一部份,本片出現的就有心理治療、教育、警察、社會福利 、社會工作、醫療等 ,但是人為的體制碰上了「超自然」的力量,通通不管用,只能靠個人自己的意志去解決問題。但是演到最後,似乎又有一點那麼邏輯不通,「超自然」的力量在電影裡似乎是全知全能的,既然這種力量這麼神,為什麼到最後會看不穿女主角的意圖?

這部電影是被歸類為恐怖片,如果就一般的恐怖片的標準來看,只能用「平庸」來形容,到最後甚至淪為半調子的「絕命終結者」,不同慘死方法的大匯串,又有點像「大法師系列」。但是對於社會工作者、教師、心理治療師這類在工作中,常常被視為要對服務對象需要付出關愛的職業,大概是把從業者心中深層的恐懼給拍出來了─我對我的服務對象付出愛心,會不會到頭來是養虎為患?

還記得很多老師跟社工都說過,他們上班第一天被前輩耳提面命的第一句話就是「不要對這些人(學生或案主)太好,他們裡面有些人是很壞的,為了目的會騙人,不要上當了」,尤其是 Lillith的言行其實就像社工常常要面對的頭痛案主─心理超齡早熟的小孩,包括單親家庭長大的小孩、有偏差行為的兒童或青少年等等。

超齡早熟的小孩,是很多電影的題材,包括許多的喜劇(《小鬼當家》)或恐怖片(《孤兒怨》),因為這實在是現代成年人的夢魘,由於資訊、媒體傳播速度的快速成長,現在大人知道的,小孩也都知道,甚至執行能力也不會輸給大人,因為小孩什麼都知道,就是不知道「顧忌」,所以說做就做。許多青少年犯下的犯罪案件,從校園槍擊案到電腦駭客,都坐實了這種成人的恐懼。而媒體工業把這種恐懼,轉化成電影的元素加以炫染然後拿來販賣,是很可以得到很多的認同的。

那是不是我們以後對人都要保持距離以策安全?或者乾脆對社會就抱持一種疏離的態度?電影倒也沒有給我們什麼答案。我想起了另外一個前輩們分享的經驗,他們的前輩也會告訴他們「每一個個案狀況都不一樣,不要以為一個方法可以解決所有問題,要CASE BY CASE」。反正,套一句網路要護航電影到最後都會出的大絕,這是戲嘛,娛樂而已,幹嘛那麼認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w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