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完之後,一堆分析文湧出,可是我看了都不太滿意,因為這些文章都有點空口說白話的感覺。選舉前只能從民調去猜測後來的情勢發展和結果,但既然都選完了,票都開出來了,應該可以從選票分布去看出一些端倪,和未來發展的方向。
 

這次選舉比較受矚目的除了民進黨能不  能過半之外,社運色彩的政黨能不能取得影響力和版圖,也是相當受到注意。包括時代力量、綠黨與社會民主黨聯盟(簡稱「綠社盟」),從選前的分合,一直到選舉過程中,是否和民進黨合作,是否支持蔡英文,都一直受到討論和爭議,社運界也有各種不同的意見。

這裡就先從綠社盟開始,從他們選舉結果,來看看他們的選舉策略還有種種競選過程的爭議,是否在選票分布上得到映證。當然,這樣的論證未必很準確,可能需要更細緻的對比和分析,這裡只是先丟出一些想法,總比網路上一堆沒有實證基礎的論述好多了。

綠社盟政黨票總共拿到308,106票,得票率2.5275%,排名第六,僅次於民進黨、國民黨、親民黨、時代力量、新黨,沒有越過5%不分區立法委員席位名額的門檻,也沒有達到3.5%政黨補助款的最低標準。綠社盟政黨票各縣市票數和得票率如下表。字體加粗表示該縣市有提名區域候選人,有底色的部份表示超過全國總得票率的縣市。

vot  

從綠社盟較高的前幾縣市來看,區域候選人提名多席的台北市、桃園市獲得較多政黨票相當合理,但是離島的金門、馬祖並沒有提名,政治風氣也屬保守,但卻在這些地方拿到超過全國平均得票率的成績,可能跟李根政召集人是金門人有關。但這只能解釋金門,馬祖部份找不到什麼理由。

選前選後綠社盟也被評論,雖然提出許多為弱勢族群爭取權益的政見,但參選者基本上是都會精英,不是西方社會概念下的勞動政黨或階級政黨嗎。從選票分布來看,整體而言,綠社盟確實在都會的台北市、桃園市、新竹市拿到較多選票,在南部等鄉鎮地區成績並不好,但是從得票前幾名的縣市來看,綠社盟也不是完全在鄉鎮地區毫無成果,例如在新竹縣和前面說過的外島地區這些非都市區域,都有相當理想的成績,甚至比在新北市、高雄市這樣的大都市得票率要高。

再從區域的角度分析,綠社盟選票確實較集中北部和都會區,但整體而言算是平均,特別和其他同屬小黨相比。新黨獲得510,074政黨票,得票率4.1843%,但是43.83%的選票223,583是在雙北拿到的,加上桃園市41,191票,等於有一半以上51.91%的選票是在三大北部都會拿到的。

選前也有批評,說綠社盟是「民進黨側翼」,但如果從結果來看,綠社盟從藍營瓜分到的選票比綠營要多,不管從區域候選人或政黨票的縣市分布,都看得出這個趨勢。在綠社盟有提名候選人的區域,包括臺北市第三、六、七、八選舉區,和新北市第十一選舉區,都是「藍大於綠」的選區,民進黨甚至在其中幾個選區並未提名,而是選擇和其他政黨或無黨籍者合作,包括屬於「首都改革連線」的幾位候選人,而綠社盟都在這些區域拿到相當出色的成績,以上五個選區,綠社盟的候選人都拿到10%以上的選票,除臺北市第六選舉區可歸於民進黨禮讓之外,其他四個選區可以說都是候選人「個人努力很夠」的結果。

1232434232  

可能的解釋是民進黨氣勢較強,大環境有利,許多評論也提到,投票日前突發的周子瑜事件,除了導致國民黨選票流失之外,政黨票也從小黨集中到民進黨去。無論是區域或政黨票,綠營的選票版塊都變的比較硬,除非像台北市大安區、中正萬華等有禮讓的選區,會有轉移的現象,否則民進黨支持者較少移動,而藍營在國民黨軍心浮動的狀況下,支持者反而可能分給其他小黨。但是未來國民黨是否還是會持續裂解?這誰也說不準,無論支持者來自藍綠,綠社盟都要想辦法讓他們變成忠於自己的支持者。

選舉結束之後,各方面都對社運政黨未來選舉的方向,提出很多建議,不外是要安排長期扎根經營、充實基層組織、加強對議題的宣傳等等,但是,這麼做是不是真的有用?而且這些建議其實都是很抽象的概念,怎麼樣才算是「經營」?要去經營哪裡?經營都會區還是鄉鎮地區?要經營什麼樣的「組織」?區域的議題嗎(如航空城)?以下就從這次選舉結果,去思考幾個方向。

有些分析認為,某些政黨在某些區域有高票,是因為提名候選人的關係,在綠社盟的狀況,部份狀況確實能印證這種現象,例如得票率排前二的縣市─臺北市、桃園市,都是有提名候選人的,但沒有提候選人的金門縣、新竹市、連江縣,而同樣有提名候選人的臺南市、新北市,政黨票只是差強人意,雖然候選人曾柏瑜在大新店拿到不錯的成績,但顯然沒辦法轉嫁到新北市的政黨票。

另外,候選人的經營策略該如何?是把資源、人力集中到一兩位區域候選人搏看看?還是把戰力散到幾個不同的區域候選人,看看能否「遍地開花」?政論作家周偉航(人渣文本)在選前曾這樣評論:「小黨人才和資源本來就少,要在國會選舉這種單一選區兩票制中勝出,或許集中重兵猛攻一兩個選區是最有機會的。但多數小黨誤以為自己可以,『分進合擊』,將強將分頭投入區域選舉,意圖創造最大戰果,但實際上只是讓每支部隊都勢單力薄,指揮系統亂成一團。像社民黨把幹部全推下去選區域,就讓每位候選人都像是一個人孤單在選,非常弱勢.....」但會提名這麼多候選人,主要是因為受限法律規定,綠社盟一定要提名10個區域才能爭取不分區立法委員,所以只能「提好提滿」,但同樣面對這樣問題的時代力量,卻提名一些「任務型候選人」,只是為了不分區名額所以「為提名而提名」,並不去實質去競爭區域立法委員,甚至有候選人從頭到尾根本沒有競選活動,卻也拿到相當票數的怪現象

由於綠社盟這次選票已超過2.5%,所以下一次可以不必在區域提名超過10位候選人,就能競爭不分區立法委員(但前提是要維持綠黨和社會民主黨結盟的狀況,如果分開選舉就仍受到需提名10位候選人的限制),因此,是否考慮只提名一~二位「有力候補」,拼拼看區域立法委員?

對於社運型政黨來說,選舉有時只是運動策略的一部份,能有選票甚至當選公職當然很好,但是突顯運動的存在,爭取曝光和能見度也很重要,這次選舉也可以看到這種提名策略,如桃園的王寶萱和航空城土地徵收議題,台南的楊智達和反鐵路東移。但是,有些議題卻沒有反映在區域的政黨票上,如發生嚴重空污問題,選前曾舉辦反空污大遊行的台中市,和飽受六輕污染問題困擾的雲林縣,綠社盟得票都在中後段。而這次選舉為了突顯勞動和階級議題,提名工運人士中華電信工會秘書長張麗芬擔任不分區第一名,又舉辦幾次工會集體支持、推薦活動,但是都沒有反映在選票上,如密集舉辦勞工團體造勢活動的高雄市,得票率還略低於全國平均。

所以,未來不管是繼續經營組織、議題、基層,到底要怎麼經營?要經營什麼?從這次選舉可以看到,有些候選人人脈的因素反而成了催出政黨票的工具,除了前面所說的李根政的金門地緣關係之外,全國開出綠社盟最高得票率(12.57%)的南投縣魚池鄉日月村 232投票所,就是因為不分區候選人謝英俊是在地人的緣故。但是,這種在地方紮根「搏感情」的方式,訴諸同鄉、同學或親族血緣的關係,可能和社運政黨的理想性有所違背,因為參選的主要目的,還是在於理念能否推動,應該是希望「我認同你所以投給你」,不是因為「我們是同鄉所以投給你」,人脈和社會議題,二者能否有結合的空間呢?

魚池  

以上的問題,無論是競選策略,還是未來政黨經營的走向,可能都不容易找到答案,更不可能有「惟一解」。更何況社運政黨不只是為了攻佔職位才參選,還有理念運動策略的問題,就好像工會的選票開不出來,就跟勞工團體恩斷義絕,或者不再經營勞動議題嗎?不可能吧!最好的辦法是先仔細檢視自己的票是從哪裡來的,包括支持或不支持自己的選民結構和屬性,才能由此去建立未來經營的方向和策略。

最後,這裡所提出來的分析,只是初步根據一些結果簡略推論所得,當然也會出錯,但是總比任意找「戰犯」或任意在沒有事實基礎的下,任意去指責選舉策略的錯誤好多了。這幾天看到很多分析的文章,都輕率的把選舉原因歸咎於候選人特質和若干競選手段,但是如果仔細去看選票的統計和區域分布,都未必支持那些批評。要從進步性或正當性的角度,去批評選舉策略,當然可以,但那和選舉過程的檢討未必是同一回事。但如果都說這場選舉都打的一無是處,那又言過其實,再怎麼樣綠社盟也在18個政黨排在前段班,還贏了其他12個政黨,甚至不乏資源和政治實力都高過綠社盟的政黨。仔細看看選票的結果,裡面其實大有玄機,希望和機會都在裡面,就看能不能找得到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w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